农博+共享农庄 天府农博园孵化出激活空心村的“芯片”

来源:看度新闻 2019年09月22日 08:36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部大开发20周年,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决胜之年,为进一步交流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9月21日,“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引领脱贫攻坚”中央党校第五届精准扶贫论坛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举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王东京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央党校相关负责人、来自全国的部分市县负责同志以及脱贫攻坚领域相关专家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分享精准脱贫对策路径和解决方案。

新津县委书记唐华参加此次论坛,作为唯一的帮扶县作大会交流,分享了新津扶贫奔康经验和模式。

新津为何受邀参加中央党校第五届精准扶贫论坛?追根溯源,还是要从2018年6月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落户新津说起。

天府农博园:使命在肩,奋力前行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决定在新津创办中国天府农博园,作为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

为走出一条新的农业会展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新津县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生态打底、绿道串联,博览创新、建筑点睛,科技引领、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村社复兴”发展策略。

生态打底,绿道串联。依托农博园区域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规划185公里绿道慢行系统,串联起区域内的乡村生活场景、旅游消费场景、创新创业场景,打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乡村新形态。

博览创新,建筑点睛。围绕农博会展方式创新,邀请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恺院士规划设计农博主场馆,打造一个“长在田间地头”的建筑地景。主展馆由五个色彩斑斓的拱形建筑构成,前展后街,寓意天府“农3”,即农民、农业、农村三农融合,第一个“3”,即创新、创业、创投三创耦合;第二个“3”,即文创、文博、文旅三文叠加;第三个“3”,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互动。

天府农博主展馆效果图

科技引领,人才支撑。依托中国农科院和新希望集团,组建四川绿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联合新津县委党校、技工学校等,面向高校毕业生、青年农民工、退役士兵、家庭主妇,开设一系列的精品课程,希望培养未来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农夫、新厨师、新农工等“绿领”团队。

产业发展,村社复兴。吸引途远共享农庄、蓝城农旅、成演乡村音乐季、创业黑马乡村振兴产业加速器等项目落户,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推动农商文旅体科叠加耦合。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张河村“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模式。位于中国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张河村,利用周边40亩集体建设用地,植入“互联网+共享农庄”模式,导入产业和人流,激活“空心村”,促进“农民回流、市民逆流”。

新津实践: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

到底如何成为真正的乡村振兴典范?又如何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成为优异的一员?新津进行了大胆探索。

“所有在城市里的企业,都可以把场景转换到乡村,将商业逻辑再做一次迭代”,新津秉持着这样的创新理念,锐意改革,将“互联网+共享经济”理念植入乡村,在农博园核心区张河村果园子社区开展试点示范——引进斯维登、途远、途家、途礼等市场化品牌企业打造“集趣·共享农庄”。

张河村的这种“三途一斯”共享农庄模式,是购买途远装配式建筑新建特色民宿,或通过斯维登指导有意愿的当地居民改造闲置农宅,由斯维登、途家及线上游客导流平台进行运营及推介,并依托途礼搭建当地农特产品电商平台。

“张河村‘三途一斯’共享农庄的最大特点是,先对接城市市场,再整合乡村资源,有效解决了乡村旅游缺品牌、产品运营不规范、客群导入不充分、农旅产品难销售等问题,形成乡村旅游的完整方案,成为一颗可以链接市场的‘芯片’,插在乡村这块底板上,实现了村社生产关系、商业价值、资源链接重构,有效盘活了‘空心村’”,新津县委书记说。

有了“三途一斯”共享农庄模式的植入,新津有效吸引了工商资本投向乡村、市民到乡村消费,盘活了闲置近10年的闲置土地,更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有效推进了农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农品变礼品、村庄变场景。

自2018年国庆节投入运营以来,张河村共享农庄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民居民宿运营收益达到700元/天,带动周边每亩耕地流转收益2100元/年。

小金试验:共享农庄,实现“造血式”扶贫

如果说在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内诞生的“三途一斯”共享农庄模式成为了一颗激活乡村资源的“芯片”,那么其是否最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就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去试验检测。

2016年以来,新津县对口帮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2019年4月小金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小金脱贫摘帽后,如何更好帮助当地农户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张河村的实践,启迪了新津对贫困地区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转变思路,变送“资金”为输“模式”。“小金苹果”是当地知名品牌,仅在核心区沃日镇就有数千亩苹果园。但仅是种植苹果,对当地农户的脱贫力度有限,苹果的价格也受制于自然条件和销售情况。新津县转变直接给钱修桥修路的“送资金”扶贫方式,积极探索利用苹果林的闲置资源与“三途一斯”模式对接,整合省市扶贫资金,共计投入1800余万元打造苹果共享农庄,促进小金苹果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能“造血”的产业,实现“造血式”扶贫。

党建引领,变死“资源”为活“资产”。发挥当地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把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完成了木栏村27.24亩土地丈量和地面附作物清产,并作价入股共享农庄项目,推动乡村资源实现价值转化。2019年5月,阿坝州第一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4栋木屋、寨门、4.8亩苹果园)在木栏村颁发;阿坝州首批10个农户将自己的苹果园作价入股并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经营。

对接市场,变旧“产业”为新“场景”。“共享农庄”以市场化逻辑促进乡村资源精准对接消费需求,为贫困地区植入了一颗富有生命的“芯片”。项目实施后,带动周边群众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改造民宿5栋、发展特色餐饮10户。

绿领培训,变送“干部”为育“人才”。建立“津金”两地干部联合教育培训机制,先后组织小金县干部261人与新津县干部一道赴上海、深圳等地参加培训;依托四川绿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天府农博园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小金县村居院坝、田间地头以及专业公司开展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提升本土人才产业技能、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实现扶贫奔康、乡村振兴培养火种。

市场逻辑,变“碎片经营”为“公司运营”。按照“政府引导、村集体牵头、农户参与、市场运作”方式,把过去碎片化的这种经营管理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实现公司化运营。引导木栏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小金县国投公司按照2:8的占股比例组建文化旅游公司负责农庄综合开发,斯维登集团成都公司和小金县国投公司按照8:2的占股比例组建民宿运营平台负责运营,综合开发与民宿运营平台按照4:6的比例分配营业额,斯维登前5年股份所占收益留存项目公司,保障项目运营可持续性。

在项目带动下,小金县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价值高效转化,助力当地村民致富奔康。如今,小金“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日益完善,自我“造血”能力不断提升。项目实施运营后,预计将带动周边群众改造民宿25栋、特色餐饮10户、快闪超市5户,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实现2200余户农户就近就地增收。

沃日镇木栏村村民朱学江表示:“苹果农庄建成之后,我们老百姓日子就变好了,苹果也可以卖得好价钱了,大家还可以发展旅游,这样我们以后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

“新津携手小金,津金同心,共同奔康。新津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共享农庄扶贫奔康模式,推动模式向更多地区推广,成为乡村旅游迭代升级的‘加速器’。”新津县委书记表示。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内孵化出的“农博+共享农庄”模式,正持续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受到认可和推广。它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可持续路径,更为未来提供了想象。

看度记者:何静涛

责任编辑:何佳昕

值班主任:吴雷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