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新一轮城市赶考 成都再发力

来源:人民网 2019年11月04日 12:35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节点,“中心城市”勃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正成为中国未来实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

今年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吹响了“中心城市”新时代“凯歌迈进”的集结号。这次会议重点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水平。尤为令人关注的是,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给出权威判断,即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提出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在过去40年的话语体系中,我国一直将鼓励中小城市发展作为重点,对大城市的发展则强调“上限”。这次会议首次指出中心城市发展思路要从“控人口”向“增强承载力”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对指导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已落在大城市的肩上。

无疑,这将引发最新一轮的大城市赶考。对志存高远、位于城市层级金字塔顶的国家中心城市来说,这次赶考既面临巨大挑战,也赢来难逢机遇。

那么,我国哪些城市将在这次赶考中持续崛起呢?不少的人们将目光投向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等一批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在深度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城市表现出强大的经济发展优势,吸引着巨量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外界普遍认为,已连续四年稳居“新一线”城市排行榜首位的成都在这轮赶考中提交的答卷,将标注未来中国超级城市发展的潜力和风向。

新时代“一山连两翼”发展大格局下的成都,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人口1660万。它虽坐落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却犹如围棋棋盘上的“金角银边”,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是四川发展的定盘星,成渝城市群“双核”之一,西部发展的强引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互动发展。因而,在当前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战略任务中,成都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变局。

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仅半月之后,成都召开第五次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大会。在会上,成都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5+5+1”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和建设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重要载体。以此带动人口规模、素质、结构、布局优化,改变城市格局,构筑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显然,这是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从实践层面给以的首次回应。

周建蓉 摄

成都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是个什么概念?

2017年7月,成都产业发展大会第一次提出“产业生态圈”概念,并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重大部署。2018年1月,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对这两个概念作出阐释。产业生态圈,就是为各类创新人才搭建的,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迸发的便利的生活场景和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场景;产业功能区,就是集生产、研发、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区。之后,成都又陆续召开了四次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回顾成都迄今已召开的五次专题会议,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创新实践与理性思考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第一次会议提出了“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总体思路,系统对主导产业选择、功能形态定位、要素空间集聚、机制体制创新作出部署;第二次会议提出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营造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生活生态和政策生态;第三次会议提出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第四次会议提出了要进一步精准产业定位、提升产业显示度,要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第五次会议强调了四个“导向”:鲜明“治本、转型、提质”导向,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鲜明“建链、强链、补链”导向,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鲜明“集聚、集成、集约”导向,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鲜明“专业、精准、效率”导向,持续推进管理营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五次会议,对成都的产业功能区建设,从认识论到方法论,思路愈加清晰;从战略谋划到战术推进,局面已然打开;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内涵日益丰富。

1979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成立,拉开了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序幕。40年来,产业园区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城市发展理念的多次创新与转变。从历史的维度看,成都正推进建设的产业功能区,可以说是产业园区建设的3.0版本。从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工业集中区,到以优惠政策引导和产业资金补贴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高新区,再到如今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的产业功能区,深刻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新时代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刘玲 摄

那么,成都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最具创新、最为亮眼的特点在哪里?

据报载,最近,“蓉漂”王启龙以每月800元的租金住进了单位首批建成的人才公寓,上班只需步行10余分钟。在王启龙生活和工作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按照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独立成市”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化学校、医院、邻里中心、生态公园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1.8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社区综合体、永安湖森林公园和绿道建设展示段、配套酒店式公寓、商业街主体完工。

王启龙故事的背后,体现的正是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的重要导向: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成都的产业功能区不是一个“框”,只要是项目就往里装,而是以组群式理念,体现明确的主导产业、合理的专业分工、鲜明的差异发展,并且根据就业人口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好规划引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消费形态,构建出与产业特色、就业人口相匹配的要素集聚的生态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融合”。这种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有效破解了传统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产城分离、同质竞争、公共服务不配套、基础设施不专业等现实问题,大幅减少了人的生产生活、企业生产运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无效占用和浪费,自然也就增强了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从这个角度说,成都的产业功能区建设,实质上是构建整体性系统化集约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今年5月,成都与华为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都的设想是,通过强强联手,吸引更多上游配套公司和下游终端厂家来成都投资,加快形成涵盖技术研发-面板生产-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瞄准风口和顶尖,成都以“建链、强链、补链”为导向,加快形成产业的配套链、要素的供应链、产品的价值链、技术的创新链,全面提升主导产业能级的“牵手”故事,正在成都密集发生。今年1-7月,成都全市产业功能区以“两图一表”为指导,新签约引进397个项目,总投资5126亿元。这样的“牵手”,体现的正是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即聚焦细分领域,坚持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式发展,功能区产业辨识度不断增强。今年3月,成都对产业功能区规划作了微调,将原有的几十个产业生态圈聚焦到“16+1”个,集中精力聚焦最具比较优势的细分领域,聚焦前瞻领域的新业态,加快形成专精特新的细分领域的规模效应,努力提升在世界产业体系、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话语权。

目前,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正将“治本”“转型”“提质”塑造为最鲜明的标签。着眼“治本”,彻底转变营城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的产业功能区,有效破解城市发展困境和社会发展难题;着眼“转型”,彻底扭转产业园区思维,做强产业功能、补齐生活短板,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空间载体;着眼“提质”,瞄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公园城市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区,建设成为高品质城市生活社区、特色产业优势区、先进要素集聚区和体制改革先行区。

这无疑是转变城市和经济工作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如今,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已经成为成都“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重要抓手,成为克服“大城市病”丛生和区域发展同质化的治本良策,成为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和中心城市核心优势的战略支撑。这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高度契合。

未来,如何承载一个超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国家中心城市应有的贡献?人们对成都的答卷充满期待。

吴伟 摄

责任编辑:刘宝莲

值班主任:张琴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