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好去处!“非遗”艺术点亮成都乡村夜生活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6月29日 11:21

夜游、夜宴、夜逛……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成都的夜经济和夜游场景也愈发红火,呈现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态势。在成都,入夜后的生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从不缺乏多彩的内容和选择。

6月24日,成都市郫都区水隐桑田·绣里湖畔长廊上的非遗集市正式开园,引来千人夜游。在那里,绢布、荷包等各类蜀绣、蜀锦制品,竹编、草编、泥塑、剪纸等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让田园综合体真正与乡村、村民融合在一起,带领郫都区乡村夜生活进入高潮,也让成都人夏夜消遣多了一个惬意的选择。

 

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提档升级之后,端午节前夕,水隐桑田·绣里“非遗集市”内的灯光再次亮起。傍晚六七点,园区内蜿蜒的行道旁已人头涌动,摊主们一边跟客人寒暄一边轻车熟路的补货。放眼望去,目及之处桑树成荫、流水潺潺;湖畔两岸,田园火锅飘香、表演嘉宾在湖中的一叶扁舟上轻轻哼唱。进入这片400亩的田园,植桑养蚕、缫丝纺线……纵横沟壑间都流淌着传承千年的古蜀文化。

 

逛园区:非遗集市人气爆棚

“以前大家都觉得蜀绣这种非遗文化产品,是束之高阁的,又比较贵,与老百姓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希望用这种小而精的作品,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在园区内摆摊的摊主王女士边摆货边向记者介绍着。据了解,前来水隐桑田·绣里湖畔“非遗集市”摆摊的,不仅有绣里的非遗产品,也有周边绣娘的产品,乃至村民的农产品,而园区对周边村民免费开放,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当天,青杠树村的一些村民在下午就准备好了自家种的本地四季豆、黄瓜、番茄等蔬菜,还把主编的蒲扇也带到了现场。“我考察了好几天了,他们这儿人多,晚上附近的村民还有游客来耍水、健身、吃美食,反正也是免费给我们提供场地,我就来了。城里人还是很喜欢我们自己种的这些菜和手工小玩意,我们也就近增了收”。在园区内摆摊的村民姜大娘说。

 

园区负责人表示:“一开始我们确实想做单纯的‘非遗集市’,但水隐桑田·绣里扎根乡村的初衷是为了村企联动发展,于是这个集市现在就完全对外开放了,这样有艺术也有生活。”

 

据悉,水隐桑田·绣里蜀绣文化产业园自去年3月开园以来,不断探索营造蜀绣乡村消费“新场景”、文化旅游“新业态”、生态农业“新经济”,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每人年均收入增加超30000元。

 

品美食:蜀绣遇火锅有“织”有味

入夜后,园内霓虹璀璨引人入胜,雾气氤氲带来隐约凉意。湖岸小亭已经人声鼎沸,赏夜景、听音乐,撸起袖子吃一顿巴适的桑叶牛油火锅,也成为人们到此必做的一件事。牛油的麻辣和热烈,像夏天的奔放;牛油桑叶和海椒花椒浑然天成,一层层递进的鲜香,在慢火慢煮里挠起了人们的胃口和食欲。

 

“我们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没想到里面还能吃火锅,试了下味道还挺不错的,主要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到很舒服、很特别,大家也吃得比较嗨。”从市区里开车过来专门逛园区的成都市民陈先生说,自己去年就注意到这里了,但一直没时间过来。趁着放假,他立马就和家人过来打卡了。

 

在这个装满“新鲜感”的地方,给了市民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卸下疲惫,全方位品味生活的乐趣。

度夏夜:蜀绣第一村点亮乡村夜经济

郫都区是蜀绣之乡,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杠树村自古以来家家女红、户户针工,被誉为“中国蜀绣第一村”。选址青杠树村建设了中国唯一一个融桑蚕丝绸文化、蜀锦蜀绣非遗文化、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更是意义非凡。

 

项目创始人、成都市蜀绣产业商会会长、蓉绣坊董事长蔡世民告诉记者,作为农商文旅体融合的田园综合体,疫情期间,绣里趁着停业的机会,打造了湖畔木质长廊,对园区景区进行了提升美化亮化。“‘非遗集市’在经过近一个月的酝酿和试营业的基础上,正式开园运营,就是为了让文创、非遗与乡村共生,用非遗带动乡村夜经济,丰富乡村夜生活。”

 

据了解,自6月24日正式开园运营后,本周末(7月4日),园区内将再次为市民们营造一个热闹非凡、丰富多元的夜游惬意气氛。还没前去打卡过的成都市民,这个周末的行程就可以安排上了。

编辑:冯天赐

版面编辑:张静雯

责任编辑:张琴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