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文物守护人 打卡武侯祠博物馆

来源:市文广旅局科宣处 2019年08月21日 19:11

“这个活动让我们对成都天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的太有意义了!”昨日,“走进博物馆博悟之旅——小小文物守护人”暑期文博大通关活动在武侯祠博物馆上演收官大戏。小小文物守护人在武侯祠博物馆崔兴灿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博物馆,感受这座全国唯一一个君臣合祀的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的魅力。小小文物守护人大呼过瘾,连连感慨“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暑假更有趣”。

到博物馆了解真实的历史故事

小小文物守护人都是成都文博的忠实粉丝。昨日,对三国文化如数家珍的他们来到武侯祠打卡,个个欢喜雀跃。从“三绝碑”到刘备殿,从《攻心联》到诸葛亮殿……崔兴灿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历史中的三国。她讲解道,在公元500年前后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从成都“少城”迁建到惠陵、汉昭烈庙旁,这格局持续到明代。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蜀献王朱椿到武侯祠朝拜,以“君臣宜为一体”为由,将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为一体,由于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影响超过刘备,民间习惯称为“武侯祠”。

老师带来的三国故事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在岳飞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前,崔兴灿老师手指着《出师表》中的“帝”字为孩子们解读道,岳飞手书的《出师表》中有很多个“帝”,可从书法的层面上来说,每一个“帝”字的书写都不尽相同,“开头工整、刚劲有力,后面越发潦草,所谓‘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可见岳飞在书写《出师表》的时候也被感染,是带着情感去写的。”一席话听得孩子们连连点头。

这些小小文物守护人感慨道,以前都是在家长的带领下到武侯祠游览,从未有老师指点。三国知识也多是从《三国演义》或是影视剧中了解的,如今他们更愿意从博物馆里的书法碑刻、传统建筑中了解真实的历史故事。

博物馆连连看8场活动场场打卡

“走进博物馆博悟之旅——小小文物守护人”活动于6月20日启动。当天,成都日报小程序开启了活动报名通道,在之后的3天里,就收到了精心绘制的画作近200幅。报名作品天马行空,精彩万千——穿西装的青铜立人、拿起话筒唱歌的成汉陶俑、热爱成都小吃的石犀、喜欢嘟嘟鱼游戏的王建造像……小朋友们有的用画笔讲述自己参观博物馆的故事,描绘自己看到“镇馆之宝”时的感受;有的放飞想象,想象自己与“镇馆之宝”一起做游戏、对话,甚至将“镇馆之宝”拟人化,将其与成都紧密联系。一幅幅画作,展现出小朋友们非凡的想象力和极强的表达能力。这些画作被累计转发了3000多次。

暑期文博大通关活动自7月6日推出以来,接连举行了8场打卡活动。此次入选“小小文物守护人”的小朋友,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小小文物守护人”是三年级、四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天府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表现出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暑期,小小文物守护人穿梭于成都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永陵博物馆等成都各大博物馆,参与到各类打卡活动中。从金沙探秘到草堂茅屋故事,从七擒孟获到永陵音乐之旅……精彩纷呈的文博打卡课程让小小文物守护人流连忘返,8场活动一场都不能少,场场打卡。

小小文物守护人张欣妍就赞叹说:“我很感谢成都五大博物馆和《成都日报》,因为是你们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自己家乡的文物,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且为拥有这些文物和历史遗迹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