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连续借书56年 去年借书量排名图书馆前三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6年02月26日 12:00

成都人爱读书,可究竟爱到什么程度?在成都图书馆,有位连续借书56年、去年借书量排名图书馆前三的的忠实读者赵国钧。赵国钧来成都图书馆的年限比大多数馆里的工作人员都长,他对成都图书馆充满感情,他会帮着馆里整理杂志,也会充当馆中的“活地图”。赵国钧爱书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在他眼中,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可以让我感受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影响了我的一生。”

56年成都图书馆老书虫 读书是他的最爱

74岁高龄的赵国钧,思路清晰、动作敏捷,精神矍铄,他把这归因为爱读书。见到赵国钧时,他手中拎着两个包,其中一个蓝色袋子中,是刚在图书馆借到的桐柏山人的小说《政绩》。

2002年逐步放下手头工作的赵国钧,每天早上6点起床,锻炼完身体,给老伴孙子做好早餐后,就从位于少陵路的家出发,赶着9点开馆时间,准时抵达成都图书馆。有时候他会为图书馆帮帮忙,比如帮忙搬运杂志、整理期刊。然后他就去看看自己最爱的摄影、机械专业及文学类书籍,再顺便帮老伴借本保健类图书。

“馆里的人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喊一句‘赵大爷好’,赵大爷来这里的年限比大多数馆里的人都长,对馆里的一切充满了感情。”成都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段静焰说,赵国钧是图书馆最忠实的读者之一,坚持到馆借阅图书杂志已56年。2004年新馆建成,他继续转战到新馆看书,被评为成都图书馆第一、二、三届超级读者中的优秀读者。“赵国钧堪称馆中的活地图,他可快速准确地告诉新读者,某类书在馆中哪个楼层、哪个阅览室,甚至很多时候能精确到哪个书柜。”

借书 是上学时延续下来的习惯

赵国钧爱书,还得从其上学时说起。1956赵国钧考上大学,那时作为“穷学生”的他,凭借老生留下来的以及校内图书馆的资源,修完了23门专业课。

“挑灯夜读是那时最大的快乐。”赵国钧回忆说,表情幸福。“学校图书馆可借到各钟书籍,几个学期下来,基本能借到的专业课书籍我全部看完。”赵国钧说,剩下的时间就读自己喜爱的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经典,都是那时一口气读完,因为借书不易,挑灯夜读也成为平常事。

毕业后,赵国钧走上工作岗位,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1960年,赵国钧在成都图书馆有了自己的一张借书证。他清楚记得那时的图书馆在半边桥,是一座木头建的小屋子,只有两间房,楼下是期刊室,楼上是图书阅览室。“爬楼梯时,脚下的木头咯吱作响,椅子坐上去摇摇晃晃。尽管如此,简陋的图书馆里,长条桌子周围总有一群人围成一圈挤着看书,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读书充满快乐 能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

在赵国钧眼中,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在读书中能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赵国钧坦言,读书影响了他的一生,改变了他的命运,“上班那会儿,利用工作之余,我每天都会从借来的专业书中汲取知识。那时还自学了日语。”正是这样的不断学习,让赵国钧能够吃透自己从事行业最前沿的信息,他做了62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获得了不少赞誉。

退休后,赵国钧读书变得更随性与洒脱,养生类杂志如《健康指南》《家庭医生》都是每期必借,用赵国钧的话来说,身体好了才能读更多书。此外,由于迷上了摄影,就在刚过去的猴年春节,赵国钧便陆陆续续借还了《光影传奇》《摄影原来如此神奇》《人像摄影达人》等29本摄影书籍。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