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校:青年教师道法赛课刍议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18年12月13日 16:31
摘要:2018年10月,金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青年教师赛课在茶店子小学举行,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观课。此次活动共12位老师,他们都是品德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也是品德组可贵的新鲜血液。

2018年10月,金牛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青年教师赛课在茶店子小学举行,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观课。此次活动共12位老师,他们都是品德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也是品德组可贵的新鲜血液。

纵观本次高段课堂的6节课,每节课风格鲜明又各具特色。全兴小学杨洁茹老师的《生活好帮手》简洁有趣、科技元素;人民北路华侨城的姚文婕老师《在世界的东方》亲切自然注重方法给予;人民北路华侨城校区的但玉老师《这点困难算什么》活泼大方,注重体验;王贾桥小学徐凤老师的《我们并不拥有无限》自主收集、注重交流;人民北路小学华侨城校区的唐明姝《从以物易物开始——钱币的发展》大气精彩、巧于思辨;茶店子小学李雯琪老师的《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点面结合,深入浅出。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中,高手云集,好课不断。细细观课,发现这些课呈现着浓浓的金牛味。

何为金牛味呢?金牛道法老师与品德老师基本呈现这样的一些特点。精巧、大气、理性、深邃是这座城的特点,也是金牛品德教学的特点。

一、精心对话 活用教材

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编者的意图是什么?这个知识点放在这里究竟有什么作用?金牛的老师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备课前还是在听课时,大家第一时间做的事情都是去细看教材,去研读教参。“我们在看什么?我们在读什么?”人北华侨城校区的微主题精心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在“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教材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我们教材的层次与结构,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知道编者的用心,反复的对话与思考,才能让我们真正做到“活用”教材。

此次课中,教材用得特别“活”的,印象中有华侨城校区唐明姝老师的《从以物易物开始——钱币的发展》。《从以物易物开始》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中的第一个主题《商品的故事》中的其中一个故事。而教材仅仅只有一页纸,几个简单的插图和一段话,唐老师就从这一页纸开始反复研读,精心设计,最后呈现的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商业的起源,了解了钱币的发展,也了解了钱币发展与商业繁荣之间的关系,更难得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整堂课,内容充实,环环相扣,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简单的一页教材衍生出来的内容。真的是把教材用“活”了。

二、巧设前置 有效交流

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解北一小地理历史类课型的研究过程中,大家逐步对前置作业的设计和运用有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发现,在品德课或者道法课中,前置作业对品德学科的教学来说犹如不可或缺的珍宝,重视前置作业对教材的重构和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课程资源对于不同环境、不同学生来说,必定会有差异,但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收集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增补、删减、调换,以达最优化。不少金牛学校的品德组对前置作业、自主收集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锦西小学成立了前置作业研究的课题小组,已经成功立项。在此次赛课活动中也有不少课呈现了金牛老师对前置作业设计和运用的研究。

全兴小学杨洁茹老师的前置作业的设计就体现了杨老师的用心。在调查表中不仅看到老师整体规划课前调查,规范学生收集的过程,这样的用心也让收集的成果变得丰富多彩。

也有不少课堂在前置作业的利用率上面下功夫。如:王贾桥小学徐凤老师的《我们并不拥有无限》充分利用前置作业,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特别是小组交流环节,由于前置作业中资料收集的丰富性,使学生讨论时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也让收集成果得到了最有效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功能的最大化。

三、储备知识 大气智慧

作为一名品德老师,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你一定是上不好品德课的。特别是高段品德。纵观这几节课,有涉及历史的、地理的、心理的、资源的、科技的,甚至有高难度——法律,六堂课有六类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我记得在《给品德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品德教师必须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品德教师必须通过关注时政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本课程的要求”。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要做品德老师一定是全才。但是现实生活是:兼职品德老师要学习,只能运用见缝插针的本领。我想,我们这六位高段老师一定是见缝插针的高手。

茶小的李雯琪老师,当她挑战《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时,我们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法律这块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没有两把刷子,谁敢去碰触?但是李老师却敢于啃硬骨头,偏要去碰触,不仅碰,还碰得很实,整堂课的设计实用、实在、实际,不仅使孩子们有了法律意识,还教给了孩子们不少法律知识以及不少法律武器。但回过头来看,四十分钟的课程老师可能用四百分钟来准备都不一定够。

人北华侨城校区姚文婕老师的《在世界的东方》,精准的知识点折服了孩子们,也折服了现场的所有老师。我印象很深的地方有: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细节,关于海岸线的细节,给予孩子的均是准确又清晰的知识点。

四、理性思辨 引导探究

品德的高年级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在品德课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为孩子们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奠定基础。金牛的老师一向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方法。

在茶小李文琪老师的课堂上处处闪现着思辨的火花。如“我的压岁钱被妈妈拿走了,算不算犯法?”“商场里保安叔叔怀疑小朋友拿了东西,能对他进行搜身吗?”这样的一些法律小疑问的讨论,让课堂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思维品质、精神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而华侨城校区唐明姝老师的《从以物易物开始——钱币的发展》中的探究活动,通过观看清明上河图动态图,孩子们再进行深度的合作探究,通过发行商品交易范围、商品内容等的变化,把一条明线——货币的发展,一条暗线——商品经济的发展无痕地融合在了一起。

五、点面结合 有深有广

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需要“点面结合”。从教材来看,一个主题、一篇课文甚至一个课时就是一个面,为了贴切地表达这个面所阐述的重要信息,编者往往会选择一些点来体现,所以现行教材都是散点式安排的,它体现的是不同的面之间的相互关照,解一的老师在研究历史题材教学时,对品德教材的这种特点感触颇深。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面”决定了一节课的广度,如果整堂课仅仅局限于某个点,那么就显得视野太狭小,难免会有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之嫌。而“点”则决定了一节课的深度,但如果一节课中的点多且乱的话,就会造成蜻蜓点水、一掠而过的感觉。恰到好处的点面结合,则构成了品德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一堂成功品德课的基本标准。

此次赛课中也呈现了不少点面融合相当好的课例。华侨城校区唐明姝老师的《从以物易物开始——钱币的发展》中,选择了交子在四川出现这个点,对这个点的深入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货币的发展和商业繁荣之间的关系。在此次赛课活动中点面结合最好的要数锦西小学余庆老师家乡美食一课。通过“麻” 探究饮食习惯的形成,通过辣探究饮食文化形成,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好的课堂就像一篇好的文章,也需详略有致。想要在“小”课堂中装下大“世界”,那就得——抓住一个点,带出一条线;抓准一个点,突破一个面。点面结合,课堂成败之秘籍。

六、生活课堂 课堂生活

课堂亦生活,生活亦课堂,十多年前,品德新课标刚刚推出时,生活化就是品德课程特别明显的标志。课标中也指出:“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课堂教学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点。”这么多年来,金牛的老师一直尝试生活化的品德课。

在全兴小学杨洁茹老师的《生活好帮手》就体现了这一点。整个课的设计围绕生活进行,调查生活、探究生活、体验生活。这节课所有资源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他们对这些资源都是非常熟悉的,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意愿。最后才能激发出他们创造生活的热情。

所以,金牛老师的课,逐渐也让我们理清关于生活课堂的认识。我们认同:生活课堂是一种基于生活有高于生活,指导当下生活又服务于未来生活的课堂。

七、大胆尝试 创新教法

教学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都应该尝试和探讨不同的教学手段。结合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出的:“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应该从学生视角出发,多一点角度、多一点创新来改变课堂。

如华侨城但玉老师《这点困难算什么》中就相当注重学生的体验,以一个活动贯穿全课,每一次的尝试作为挖掘品质的一个点,相当有创新精神,也相当勇敢。但玉老师勇敢,华侨城团队也勇敢。又如全兴小学杨洁茹老师的《生活好帮手》中的1号信封、2号信封的运用,和后面科技树的运用也是教法中的一些创新点。虽然有时候有可能面临的是失败,我们还是要为这些大胆尝试的老师鼓掌。

几个建议:

1、研读教材。在本次的几节课中,还是存在研读教材不够的情况。我们的教材是一种跨学科、散点式的编写模式,再加上教材文字不多,而以图片、故事、漫画、游戏的表现方式呈现,虽然已经历经十多个年头了,但教材研读不到位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表现在其一对单元整体结构把握的不准确,不明白每个主题之间的联系,常常会出现几个主题杂糅的现象。如《生活中的好帮手》如果能将单元的层层递进读懂,那么课的设计会更加到位。而对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不准确,会导致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这点困难算什么》里如果对目标的定位和重难点突破定得更准确的话,课堂的呈现一定会很精彩。对如何对教材进行“活用”把握不准确,容易出现左右偏颇的现象。

2、注重细节。“微”就是教学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指出:“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和细胞,细节成就成功,细节成就完美”对品德学科来说,细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道德就渗透在这些许多的细节之中。这里指的细节并不仅仅指教具的准备的细、问题设计的细、时间安排的细、板书设计的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况分析的细,对教学效果预想的细。有了这样的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抓住课堂中的关键性细节,去突破、去生成。有了这些细,才能达到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教育。比如茶小李文琪老师的《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课的整体设计很好,但就是缺少了对学生回答预设的仔细分析,很多很好的生成从指缝中漏掉了。
    3、期待生成。在很多青年教师的课堂上,特别害怕学生出错、或者杀偏锋,其实错误、偏锋有时候不管是来自学生的还是老师的,都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运用好了,就是平常所说的“生成性教学”。他会让课堂更真实,更灵动。但很多青年教师会说,到了公开课上一紧张什么都忘了,这里呢我有以下几点想给大家分享。其一,摆正心态,细心把握。合理的进行开发和运用,说不定会成为课堂的另一处精彩。其二,充分预设、期待生成。教师的害怕,究其原因,其实是与老师对自己的不自信有关的,它源于预设的粗糙和不充分。我们期待生成,不等于不需要预设了,正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生成契机。其三,坚持原则,价值引领。必须看到,由于受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的“偏锋”中不乏盲人摸象式的结论。所以,“尊重”并不是无原则的认同。一方面,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感受和看法,认真加以引导、点拨和匡正。

最后,想用叶澜教授对理想课堂的一句论述作为结束语:“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近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期待金牛的教师继续在精巧、大气、理性、深邃的道路上前行。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