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经济,我未来20年奋斗的方向!

来源:看度客户端 2018年09月28日 10:12

我最自豪的地方是选择了新经济作为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奋斗的方向。”成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任志宇在谈及自己人生发展的选择时说到。

看度编辑 刘叶 摄

搞人工智能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

近年来,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组织形式的智能化、生态化,让信息网络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越来越多以科技型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风投机构为主角的新兴组织鳞次崛起。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科技企业都在加紧发展人工智能及相关应用科学。但从区域格局而言,单个人工智能企业终究无法涉猎于行业所有领域,缺乏强有力的整合平台,使得特定区域中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受到限制。成都在产业集群、项目孵化、应用落地等方面都急需一个平台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5月,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应运而生。任志宇在其中担任协会秘书长。谈起与人工智能的缘分,时间的齿轮要倒拨回5年前。2013年6月,在成都市委统战部的积极引导下,任志宇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人工智能,对于法学出身并一直在传统产业游刃的他来说,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经过3年的学习和了解,任志宇预感到人工智能未来一片蓝海。2016年9月,他开始抽身传统行业全面投入到新经济领域,将自身在传统行业累积下的财富投入到新的方向中。作为连续两届成都市政协常委,他更是提案加大力度促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斩断过去,拥抱未来。”仿佛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刻度尺的一个重要标记。

现阶段,任志宇每天忙于为科技成果和企业产品寻找应用场景。协助企业寻找投融资,供给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当中的人才交流与人才培养更是他的日常例事。下午2点,笔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会议。

搞人工智能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任志宇笑称很适应现在的生活节奏,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第三届全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成都的医疗行业在全国可以说是前三甲,若再借助人工智能,就像长了翅膀的老虎。”任志宇补充到。

谈及医疗上人机交互智能转化的成功案例,电子科技大学用5年时间研发出的一款名为“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就是近年来四川科技飞速发展的缩影。这个机器人,犹如科幻片“钢铁侠”身上的“盔甲”,通过智能鞋及其他传感器,自动识别并规划步态,帮助残疾人上下楼梯,行走得更快、更流畅。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让外骨骼自动识别穿戴者意图,人机交互更连贯、自然。

任志宇还透露,未来的成都,还将打造全球第一家人工智能医院。

没有科技 文化的魂立不起来

未来已来,只是大部分人还未察觉。”处于人工智能信息之巅的任志宇对此十分笃信。不过人工智能天然伴随高频属性,科技的巨浪一波接一波,往往容易让人目眩,陷入某种意义上的海市蜃楼,成为科技树前的狂热赞叹者,进而丧失掉精神硬核。但如果只探讨文化与情怀,没有科技的助力,梦想也难以照进现实。面对笔者抛出“科技与文化”如何共生的命题,任志宇这样解读:“文化的魂是要讲的,但没有科技,这个魂是立不起来的”。

这是任志宇在有一次参加论坛后的思考。和所有的论坛一样,现场文字激扬,宏大叙事和顶层设计交织在一起,最后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圆满落幕,完美得和所有的新闻通稿一样,但他总觉得缺了什么。这一次他更加笃信自己两年前的选择。

这份独有的冷静和思考或许源于他每天一小时的坚持——写毛笔字。

在信息快速更迭,碎片信息撕裂着每个人独立空间的时代,沉住气、静下心,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支撑,以面对浮躁的世界是多么难能可贵。显然任志宇找到了,“人性与科技需要同步”,面对科技在各方面带来的便捷,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成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这样的身份更像是一份责任的加持。任志宇认为新联会代表一种价值观,他总结到自己之所以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还是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引领和培养,他反复强调,这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未来,在做好自己主业的前提下,他将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以及资源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投入市场、服务于社会,真正让人民得到帮助。

新闻链接

据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目前,在成都及其周边拥有高等院校109所、科研院所274家、科技人才33。3万人,全市共拥有智能手机用户3600余万人、网民1575万人,未来这些科研设施以及市场规模都将为人工智能在成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文字 张强 视频 刘叶)

编辑:唐蕾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