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第一课
>
迷你课堂
>
第二季
>
正文
2016“出国第一课”迷你课堂2A060:警惕!回国帮带货,红酒变毒品!
分享
2016“出国第一课”迷你课堂2A060:警惕!回国帮带货,红酒变毒品!
2016年08月03日 01:07
分享
摘要: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提醒您:如今有条件各种出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海外代购之风日盛。不论是学生党,还是出国旅游一趟的人,都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提醒您:
如今有条件各种出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海外代购之风日盛。不论是学生党,还是出国旅游一趟的人,都会有一个接一个的亲友要求给带东西。而在海外有的国家,“人肉带货”都已经市场化了,许多海外华人回国时甚至会在社交媒体上打出广告,“有偿帮人带货回国”。
“人肉带货”本不是一件坏事,各有所需,然而大家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轻易帮陌生人带东西,近期就有前车之鉴的血泪教训。
6月21日,“国际禁毒日”前夕,上海海关通报了首起伪装红酒走私毒品案。
2015年11月30日,两名中国籍旅客乘坐航班自巴西圣保罗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飞抵上海浦东机场入境,海关根据前期线索,对他们托运的5件行李进行了开箱查验,发现其中2个行李箱内装有32瓶不同品牌的红酒。这些红酒包装没有什么特别,但初检显示瓶内液体呈毒品阳性反应。后经鉴定,液体含可卡因成分,重28.2千克。浦东机场海关缉私分局当日即予以刑事立案,并对两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经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刘某(男,24岁)和吴某(女,25岁)系夫妻关系,在巴西圣保罗务工和经商。回国前一天,他们接受名为“林某某”的华人男子委托,将2个存有“红酒”的行李箱携带入境。“林某某”支付吴某巴西币900元、美金300元(合计约为人民币3200元)的“劳务费”。
然而这件事情并非孤例,近年来陆续有类似的案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一位女大学生经常被他美国的男友安排带东西出关,被爱情熏昏头脑利令智昏的她没有太多顾虑。终于有一次,这名女孩在安检中被查出自己的行李中携带有毒品,由于数量大,次数多被判死刑,本该才华出众的她从此凋零了,在接受采访时,女大学生悔恨交加,面对含辛茹苦养育大她的双亲愧疚万份,然而世界没有后悔药,最终留下了年迈的双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香港籍男子黄某于2013年8月20日从巴西圣保罗坐飞机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在其准备转机前往香港时,机场海关人员从他的两件托运行李箱中查获可卡因近24公斤。
据被告人香港籍男子黄某供述,2013年8月他准备去圣保罗做生意,一位认识的油漆工称他的朋友希望黄某帮忙,要求黄某携带两件行李从圣保罗到香港,并提供往返机票以及3万港币报酬,油漆工并未说明携带何物,黄某也并未追问。
黄某辩称其受朋友之托,从巴西将行李箱运回香港,并坚称对箱内毒品不知情。2015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市三中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三中院认为,黄某不能对毒品做出合理解释,且无证据印证其系被他人蒙骗实施走私毒品行为,应当认定其明知是毒品而走私,故黄某的辩解不能成立,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也不予采纳。北京市三中院以黄某犯走私毒品罪,判处其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无独有偶,就在咱们成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提醒您:一定要遵守中国和外国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帮朋友带货的好心人或是以此为生的“职业带货人”,千万不可头脑冲动,图一时之利而丧失自由乃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