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安全篇】 【旁白:因为工作的关系,米可可来到加拿大出差一个月,这可让米可可开心坏了,每天都不停地买买买,送亲戚朋友的各种维生素胶囊、送爷爷奶奶的羽绒服,帮侄子侄女代买的奶粉……这可苦了在国内蹲守的小桉。】 (电话效果)小桉:米可可!你敢不敢不要再寄快递给我了! 米可可:小桉,我们是不是好朋友? 小桉:不是! 米可可:是啦是啦!我们这么铁的关系,不就帮我收几十个快递吗,很简单的啦! 小桉:你走开!我一天到晚给你补税都够够的了! 米可可:小桉,我打电话给你是要告诉你一个很严肃很紧急的事情。刚才我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中国国际刑警驻加拿大联络处警官,他说我名下有寄回中国的快递包裹被中国海关查扣了,要核实我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账户 小桉:你给了吗? 米可可:还没有,我记得你们上次提醒过我,只要要我银行账户的都有问题,我告诉他可以直接来我的地址找我核实,他说OK,就把电话挂了。可是,我刚才去查了下快递,我寄回去给侄子的奶粉真的还在海关 小桉:米可可,你不用担心,这次,你做得很好!不用担心,有快递在海关通关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要你银行账户的,肯定是骗子! 成都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严老师上线啦: 米可可这次确实做得很好,不存在所谓中国国际刑警驻加拿大联络处这一机构,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也没有在加拿大设立所谓的“联络处”。驻加使领馆更是从没有直接处理过包裹被海关扣留等个案。所以,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诈骗电话! 迷你课堂出行小锦囊: 近期连续发生了多起中国公民在加拿大遭受电话诈骗胁迫案件。来电人自称中国国际刑警驻加拿大联络处警官或者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名下有寄回中国的快递包裹被中国海关查扣,或受害人涉及国际金融诈骗和洗钱案,或称受害人护照等身份证件出现问题,已被限制入境中国,要求配合调查。诈骗分子采用技术手段将呼出电话号码伪装成驻加使领馆值班电话号码,欺骗性较强。 大家可以记住,旅居海外中国公民如在中国涉案,我驻外外交机构不会通过电话核实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在此,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再次提醒在加中国公民提高警惕,遇到此类电话不轻信盲信,不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转账汇款。如不慎上当受骗,请即向当地警方报案。如不慎透露信息,可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报案,要求其保护财产安全。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站上注册,谨慎填写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接听陌生人电话时如出现类似“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涉及到司法案件”等信息时要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