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篇】 【旁白:自从上次米可可和小桉带各自爸妈一起出行后,两边的爸妈回家后就经常自己约着打打麻将,喝喝茶,偶尔还旅旅游。这不,几位老人又出去玩了,没事儿还和米可可开视频聊天。。。】 米可可:小桉,快出来,干爸干妈找你! 小桉:什么情况啊? 米可可:视频聊天啊。 【旁白:在经历了长达一小时的多人视频聊天后,两人累瘫在沙发上。。。】 小桉:你说他们怎么那么有活力啊,老当益壮。 米可可:对啊。不过他们身体好我们才放心啊。 小桉:嗯嗯,说的对。 米可可:哎,对了。昨天我爸妈和我说了一件事,他们说要和你爸妈一起去迪拜,说什么免费坐飞机去体检。 小桉:什么?他们怎么说的? 米可可:说是他们认识的一家机构专门针对老年人做活动,说是迪拜有家皇家医院最近想和中国的医院合作,就专门给了几个名额,说是让大家去体验,送机票送体检。 小桉: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米可可:我也觉得。但他们说的很真啊,说是有人去过呢。 小桉:我爸妈怎么没和我说? 米可可:可能还没想好吧。如果真的不给钱,我觉得其实也可以去试试,你爸妈和我爸妈都挺聪明的,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会被这种事儿骗,就当免费出去玩一圈呗。 小桉:米可可,你说你长没长脑子啊?这种事儿去都不能去! 米可可:有那么夸张吗? 成都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严老师上线啦! 米可可,可不能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此前,一位张女士参加美容院组织的免费迪拜游,却“被查出”重金属超标、血沉指标太高、有患癌征兆。同行的几人均被查出各种“癌症”征兆,在专家的劝说下,他们花费151万余元进行了“治疗”,而所谓的干细胞治疗只是挂了几袋水。回国后,张女士用输液袋子到医院一查,原来都是些廉价营养液。所以,别轻信。 迷你课堂出行小锦囊: 近年来,一些爱美人士和患者希望谋求更好的治疗效果,赴国外进行体检看病和医疗美容的国人越来越多。医疗旅游迅速发展,但由此也引发了不少骗局。这些医疗旅游骗局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完整的诈骗产业链,受骗者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往往容易屈服。即使意识到受骗,由于涉案的医疗机构地处境外,我国相关部门的监管难以覆盖,这也使得不法企业相对容易钻空子实施诈骗。 虽然境外医疗旅游被不法分子瞄准当作“诈骗温床”,但也不必因此否定医疗旅游服务业本身。除了相关部门对此加强监管和规范,消费者也需睁大眼睛,要认识到受法律管辖权等约束,海外医疗旅游可能会面临法律保障不足的问题,医疗也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一旦出现纠纷,维权成本可能较高。因此,参加此类海外医疗旅游项目,需留意合同陷阱和可能的风险,不让诈骗分子得逞。 面对诱惑要擦亮双眼,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当你在思想上筑牢堤坝,不为各式“免费午餐”所诱惑,也就等于捂紧了自己的口袋,不会那么轻易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