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第一课第八季迷你课堂23:防冒充使领馆和“公检法”诈骗
【预防诈骗篇】
米可可:小桉!小桉!出事了!
小桉:怎么啦怎么啦?什么事儿这么着急
米可可:你看这个,上面有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显示我涉嫌洗钱
小桉:洗钱?这是什么网站?
米可可:上海公安局的网站!
小桉:不会吧,可是你怎么会点进去看这个?
米可可:刚才有个电话打来,大使馆的,说我有逾期的文件没有领,文件内容是上海虹桥入境海关逮捕了一个嫌疑人,身上搜到了多张假身份证以及银行卡,其中一张是用我的身份证注册的银行卡!
小桉:啊?你身份证泄露了?
米可可:可不是!他们说需要我到上海报案。
小桉:咱们在澳大利亚上学,回上海报案也太折腾了吧
米可可:我也是这么说,那人说考虑到了我们的情况,可以帮忙转接上海公安局,然后就给了我这个网站。
小桉:等等,对方有没有让你转账?
米可可:没有
小桉:我建议你还是给大使馆打个电话,问问有没有这个情况。我总觉得有点蹊跷。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老师上线了!
小桉很机警,最近,澳大利亚就发生了这么一起留学生被骗案件,诈骗的流程和米可可的遭遇类似。当事留学生点进网站后,诈骗分子以资金清查、开庭候审以及缴纳保释金等为由,要求他把名下银行账户所有钱转入所谓的“银监会、检察官”的银行账户,先后诈骗当事留学生近100万元。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事情:我驻外总领馆领事保护电话仅用于接听来电,不会主动使用该号码对外拨打电话。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假冒驻外使领馆电话号码,欺骗性很大,大家一定切记不要相信。
迷你课堂出行小锦囊:
青年声音,领保接力!
大家好,我是成都市校园领事保护志愿者、来自天府中学的刘言锦,在这里提醒大家: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已多次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警惕假冒驻外使领馆名义的电信诈骗,但仍有很多留学生上当受骗,经济损失巨大。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有文件或包裹待取;不会在电话中表示其电话已转接至所谓“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接电人回拨任何电话号码进一步联系;不会通过电话索要个人银行卡或账户信息,也不会谈及转账事宜。国内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不会通过微信、QQ、电话、传真等形式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远程转账汇款。如接到类似诈骗电话务必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轻信。针对显示为总领馆号码的电话,或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建议挂断电话并拨打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或通过电子邮件进一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