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多例新型尼帕病毒感染者,这是什么病毒?

来源:看度新闻 2022年08月09日 16:15

8月4日,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刘玮/方立群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王林发团队,在山东和河南的35名发热患者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狼牙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

研究报道了在对中国东部近期有动物接触史的发热患者进行基于哨点医院(特别设立的一些重点监测、控制和治疗流行病或者传染性疾病,并具备以上能力的医院)的监测中,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病毒分离,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亨尼帕病毒——狼牙病毒。

研究人员随后调查确认了35名急性狼牙病毒感染患者,均位于山东和河南,其中26人仅感染了狼牙病毒(未检测到其他病原体),这26名感染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100%)、疲劳(54%)、咳嗽(50%)、食欲减退(50%)和肌痛(46%)。

什么是亨尼帕病毒?

亨尼帕病毒属归于副黏病毒科,是一种新兴的罕见人畜感染病毒,最早发现的成员有亨德拉病毒(HeV) 和尼帕病毒(NiV),这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血清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并且不同于其他副黏病毒,因此被归类于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

尼帕病毒是对人类最危险的病毒之一,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列为最危险的生物安全4(P-4)级病原。尼帕病毒也是一种潜在的生物和农业恐怖主义病原体,在过去几年中曾多次引发疫情。尼帕病毒最初是在马来西亚养猪农民出现病毒性脑炎时发现的,在孟加拉国、印度和菲律宾发生过尼帕病毒性脑炎的暴发。

1998~2008年亚太区域尼帕病毒和尼帕样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尼帕病毒是可以人传人的。亨德拉病毒主要感染马,人直接接触生病的马感染,还没有人传人的记录。而狼牙亨尼帕病毒在种系上和墨江亨尼帕病毒最为接近。目前这些病毒感染都是对症支持治疗,尚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亨尼帕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亨尼帕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研究人员在孟加拉国和马来西亚的蝙蝠体内发现了抗尼帕病毒抗原的抗体,此外,从栖息在马来西亚东海岸的狐蝠科的果蝠(Pteropus hypomelanus)尿液中分离出了该病毒。

此后,研究人员在中国云南和海南岛、柬埔寨、泰国、印度、马达加斯加以及西非加纳等地区,在10个属23个种的蝙蝠体内发现了尼帕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除此之外,其他动物也可以是该病毒的中间宿主。例如,在马来西亚的暴发中,猪是中间宿主,感染尼帕病毒的猪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呼吸道症状;菲律宾的暴发中,马是中间宿主。

尼帕病毒在动物间及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发现的传播方式包括以下3种:

一是无保护性地接触猪的分泌物或患病动物的组织;

二是食用被携带尼帕病毒蝙蝠分泌物污染的水果或水果制品;

三是密切接触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导致人-人之间传播,多发生于家人和照护人员或者医务人员中。

感染亨尼帕病毒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尼帕病毒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尼帕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间隔)为4-14天,也曾有过潜伏期长达45天的报告。

人类感染尼帕病毒症状后存在很大差异:从无症状感染到轻微或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致命性脑炎、脑水肿,甚至死亡。人类感染尼帕病毒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咽痛、呕吐等症状。随后,可能出现头晕、嗜睡、意识混乱和急性脑炎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有些人还可能出现非典型肺炎和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严重病例会发生脑炎和癫痫,进而在24-48小时内陷入昏迷状态。

重症患者可出现败血症、胃肠道出血、肾损害等并发症,还可出现肺栓塞、房颤,但较少见。病死率估计为40%-75%,大多数患者发病后3-14天死亡,主要死因是脑炎,1/3患者会在昏睡中死亡。

感染后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感染亨德拉病毒

亨德拉病毒发现后,已约有100例马感染,以及7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4例死亡。最初2例患者表现为急性流感样疾病,伴发热和呼吸道症状。

第3例患者在照顾两匹后来死亡的病马后,发生了轻微的脑膜脑炎。这位农夫先是看似完全康复,之后出现癫痫发作、昏迷,最终死亡。

我国会出现尼帕病毒大流行吗?

尼帕病毒感染是近20多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已成为国际高度关注的新发传染病之一。

目前,尼帕病毒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病例分布与其主要宿主果蝙分布范围高度一致,说明该疾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与宿主繁殖、活动范围以及当地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尼帕病毒可引起动物-人跨物种传播、人传人、高致死率、无特异治疗药物与疫苗,因此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研发蓝图中的重点防控传染病。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排除该病通过动物传入我国的可能。在尚无疫苗的情况下,减少或预防人类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接触尼帕病毒。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病毒学论坛

编辑:孙雨彤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叶升芃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