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丨黄河: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不是走形式 脱贫不是喊口号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9月22日 10:16

脱贫攻坚一线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背井离乡,走村串户不分寒暑春秋;流血流汗,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扶贫事业,这群基层扶贫干部是攻坚前线的一道闪光……“好记者讲好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记录这道闪光的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黄河。

好记者:黄河

参赛感言:走进这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平凡而可爱的人,来到他们身边,用镜头记录他们的付出,用耳朵倾听他们的诉说,把真实而又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这是我的工作,更是一份使命。记者是一份累人的工作,但我甘之如饴。这一次,我能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自己重温这段记忆,重拾这份感动,把这些涉藏工作队员身上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温暖自己的同时,也希望温暖着你。

好故事:“高远”的胜伦村

这个故事发生在崎岖山路的尽头,一个高远的藏族小村落。用“高远”来形容这里,毫不夸张。说它高,这里海拔3600米,说它远,这里是阿坝州黑水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往返一趟县城需要六个小时的车程。

2019年的九月底,我来到了黑水县慈坝乡胜伦村,这里风景如画,却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我在来的路上就与被采访者,一位叫郑义的涉藏工作干部取得了联系,但没想到这山路足足折腾了三个多小时,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午休时间。郑义说他在乡政府背后的仓库等我们,当时我心中还很疑惑,为什么午休时间会在仓库。

走去一看,原来这里既是仓库也是他们的“家”。窗帘隔开的四个房间只能放下一张桌子,一张单人床和简单的洗漱用品。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甚至白天在办公室,都必须打开自己两部手机的热点,蹭网办公。当时才九月底,这里温度已经接近零度,甚至需要烤火取暖了。

说起涉藏工作,郑义有说不完的话。原本在彭州市人社局工作的他,2017年12月到达胜伦村,他至今还记得,来这儿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大雪封山。“胜伦村在黑水当地藏语里的寓意你知道叫什么吗?‘地震死人多的地方’。”这样的寓意本身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但这条路,每周郑义都要徒步近一个小时,从乡上的驻地到胜伦村走访四五次。

条件艰苦,精准扶贫工作可一刻也不能放松。如何改变胜伦村落后的面貌,帮助村民脱贫,这是摆在涉藏工作干部身上最大的难题。那时候,乡上刚刚开始发展蜜蜂养殖,但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蜂蜜只能在本地销售,价格也低。为打开销路,郑义决定和另外几个涉藏工作队员一起去山外帮当地村民推销推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山体滑坡,路断了。为及时把蜂蜜销售出去,郑义和队友们冒险从滑坡点穿过,而身下就是湍急的洪水。

有付出就有回报,慈坝乡的特色高山蜂蜜在当年就卖出了2000多斤,而2019年更是卖出了5000斤,集体经济产值3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积极性。除了养殖蜜蜂,郑义还带领村民们养了100多头藏香猪,帮助大伙增收。

交谈中,郑义欣喜地告诉我,胜伦村35户,108位村民如今已全部成功脱贫。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涉藏工作队员的自我牺牲和默默付出所换来的。

郑义的妻子是彭州一所中学的老师,儿子还不到两岁。两年来,这个80后小伙只回去过三次。当我问他有多久没有见到妻儿了,这个七尺男儿只是轻描淡写说了句:没多久,还不到十个月。简单的十个月,三百个日夜,这份远离城市的孤独,这份亏欠家人的愧疚,我想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涉藏工作不是走形式,脱贫攻坚更不是一句口号。64岁的村民斯达格发自肺腑地对“郑义们”说出了感谢。朴实的话语,流露出涉藏州县群众的满意度,也难怪郑义会说,脱贫攻坚的道路不管有多辛苦、多孤单,只要站在这三千米之上的山边看看这片越变越好的乡村美景,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都说新闻工作者是和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人,我们见证着社会前行的每一次跨越。我也很庆幸,能够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参与其中,用镜头记录着这些美好变化中的点点滴滴。

编辑:邓海燕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