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宁谈成都陆生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打破地域界限 保护生命共同体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11月13日 20:12
摘要:看公园城市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进阶之路。

今年10月,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这是我国首次以“伞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规划中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74%,涉及多个市州及各类自然保护地。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之一,划入面积多达20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从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成立,成都在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方面有着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正式成立,对于成都在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又有怎样的意义?看度-公园城市频道团队近日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宁进行了观点分享。

过去: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

今天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从成都市牵头开始筹划,到最后走到“国家公园”这一步,大熊猫国家公园经历过两次升级。2014年,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国际基金会合作,开始探索新的保护模式。2017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将大熊猫野生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都划入国家公园,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根据野生大熊猫的地理分布等情况,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初步划分为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秦岭片区和白水江片区,横跨川陕甘三省。《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确权要求: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国有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的管理权,都将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转移给国家公园。

这一举措出台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打破了各个保护区曾经存在的“九龙治水”局面,变为统一管理,实现一个机构、一块牌子、一种标准,在行政上就为成都的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之路奠定了基础。“事实上,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了6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其中四川64个),最大的变化是由原来的多头管理、多层级管理变为统一管理、规范管理。”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宁接受看度-公园城市频道的专访

“首先,国家公园的建立为我们在一个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更大的一个空间建立了保护领域。”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保护区的概念,比如四川的卧龙保护区、王朗保护区等等,国家公园实际上就是把几个保护区连成了片,扩大了野生动物活动的物理范围。在吴宁看来,相比规定更加严苛的保护区,国家公园设立之后,在规定的区域内,将会有更多的人类活动参与其中,也会有更多的动物受到保护,拉近了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距离。

吴宁表示,从保护区到国家公园,改变的实际上是保护的理念和观念。虽然名叫大熊猫国家公园,但是它保护的是不只是熊猫,而是以熊猫为旗舰的整个栖息地所有的野生陆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它保护的是整个生态系统。”

大熊猫

现在:打破地域界限 保护生命共同体

吴宁进一步介绍说,随着物理范围的扩大,国家公园也给动物们带来更多基因交流的可能。在以前的保护区,熊猫的生存空间被限制,基因交流不够,很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国家公园则在保护区与保护区之间建立了一条生态廊道,让熊猫们“相亲走得更远”。打破地域的界限,建立统一的公园体系,对于野生动物的交流与保护有很关键的作用。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山系,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呈现山大峰高、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地势地表崎岖等特点,常见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的深谷,是全球地形地貌最为复杂地区之一。其最高海拔5588米,最低海拔595米,森林覆盖率72.07%,有种子植物197科1007属3446种,有脊椎动物641种。其中,保存了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056平方公里,占全国大熊猫栖息面积的70.08%,分布有野生大熊猫1631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量的87.50%。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也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关键区域。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层峦叠嶂

既然叫“公园”,那会对市民游客开放吗?“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只对科学研究、考察、监测等活动开放,一般控制区会划出一定范围对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国民福利和游憩机会,让公众感受国家公园自然与文化之美,享受最优质的生态产品。”吴宁说。

未来:需重新认识和处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成都全域生态环境都在提升。不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成都在野生陆生动植物调查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吴宁透露,“近几年来成都公布的植物物种比十年前增加了十多种,我们对于“家底”也摸得更清了。”

要说到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得不提到的是今年7月份,发生在成都市民家中的一件趣事。今年7月初,一对红耳鹎飞到成都市民罗女士家的阳台上筑下了巢。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三只红耳鹎幼鸟在这里破壳诞生、长大,幼鸟们在其父母的庇护下掌握了生存的本领并纷纷离开巢穴,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这一充满生机和温馨的过程,全部被媒体的镜头记录了下来,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鸟类的迁徙能力非常强,对于栖息地也有明确的选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敏感度都极高。红耳鹎的出现,可以说是成都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有力例证。

红耳鹎

对此,吴宁表示,成都生态环境变好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市民直接感受到的可能只是一只鸟或者某种珍稀野生动物在身边的出现,但这背后说明的是就是整个生态环境在变好。而我们保护一只鸟,其实保护的其实就是生存环境,这个生存环境同样是人的生存环境。“随着生态系统的优化,野生动物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怎样去摆正心态、较好地和野生动物们在同一个空间内和谐相处,处理好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正是成都市民现在正在面临到的一门课题。”

看度-公园城市频道记者:赖晓敏 董逸 张稷

编辑:冯天赐

版面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张琴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