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农业!温江企业这样建设“智能无人农场”→
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引领
正全力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地
在园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
以“硬本领”支撑“上扬线”
运用AI技术推动传统农业
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近日,在园区农高创新中心,记者见到了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金恒。他正专注地调试一台喷雾激光粒度分析设备,“这是为了更精准地获取喷药机器人的作业数据。”这也是该企业推广“AI智能无人农场”的一部分。
自2022年入驻农高创新中心以来,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便以推广“AI智能无人农场”为目标。“AI智能无人农场”,即通过AI农业机器人+现代智能设施农业产业园,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与降本增效。
在“AI智能无人农场”中,AI农业机器人备受关注。在展厅里,企业为在今年成都农博会上亮相的AI采摘机器人搭建了一处采摘场景。按下启动键,机器人的机械臂便缓缓伸向模拟果树上红、黄、绿的蔬果,只见其轻松避开绿色的果子,精准摘下成熟的果实后,稳稳放入收集筐中。
这是我们研发的一款AI采摘机器人,12秒就能采摘一串小番茄放入筐中,能够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目前,该AI采摘机器人正在甘肃、宁夏、西宁等地应用,除了采摘番茄外,还适用于草莓、猕猴桃等作物的采摘。
——中农科控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金恒
金恒分享了一段水果串收番茄生产基地的视频,画面中,AI采摘机器人自如地穿行于番茄大棚。机械臂的末端安置了一把枝剪和一个景深摄像头,穿行中自动判断番茄是否成熟,成熟则将其整串剪下并放在筐中,“依靠同一台底座机器,只需更换不同的机械臂,就能切换巡检、运输、打药等多种模式。在它的辅助下,一名农业工程师就能高效管理1万平方米的作物大棚。”金恒说道。
“我们想做的是‘可控的农业’。”金恒介绍说,多年来,企业致力于通过AI技术减少农业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推动产业升级。其AI采摘机器人采摘成功率达70%以上,可解决自然条件下的果蔬选择性收获难题;温室巡检机器人可精准识别病虫害与作物生长态势,为绿色防控提供方案;温室运输机器人则能实现自主导航,最大负载达300公斤,极大地提升了温室内部的物流效率。
金恒说,落地农高创新中心后,企业专注于机器人算法的迭代和设备的量产,未来计划把整个机器人核心主板的研发布局于此,培育以“智能无人农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智能设施农业及“AI农业机器人”产业,共同助力温江现代都市农业迈向新高度。

记者:刘嘉仪 郑希
编辑:刘娜
审核:吴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