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创造·非遗文创作品赛丨最具国际视野奖

来源:成都市妇联 2024年01月15日 11:23
摘要:非遗女性用她们的智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将生活的点滴与情感巧妙交融,以国际视野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让世界感受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让非遗在国际化的大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成都市妇联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办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作为独具特色的女性文化品牌,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2023年,成都市妇女联合会联合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举办了第四届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第四届成都国际女性艺术季以“她视界·非遗向未来”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集富含巴蜀文化元素,具有影响力的非遗创新作品,经过征集推荐、层层筛选、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最具实用价值奖、最具市场潜力奖、最具时尚创意奖、最具国际视野奖、最具创新价值奖五类共15件优秀非遗作品。近期,市妇联集中展示这些作品创作者的芳华智慧,让我们跟随她们沉浸式探索非遗生活化、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的创新之路,展现非遗之美、艺术之美、女性之美、文化之美!

魅力共赏,非遗走出“国际范儿”——最具国际视野获奖人

非遗,华夏文明之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延续着文化的血脉,流淌在每一寸土地,闪耀在每一个时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要讲好中国文化。非遗恰恰是有体温、有腔调、有情感、有价值内涵的活态文化。非遗女性用她们的智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将生活的点滴与情感巧妙交融,以国际视野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让世界感受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让非遗在国际化的大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陈云珍: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族有限公司总经理

羌绣,是羌民族聚居区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是羌族社会历史的承载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陈云珍的故事,便是从“遇见”羌绣开始。

陈云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党的二十大代表,省级非遗羌绣传承人,现为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族有限公司总经理。9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羌绣的她,是一名能绘、能画、能剪、能裁、能织、能绣的羌绣技术能手,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优秀党员、“绵州工匠”、“党的女儿”等荣誉。

秉持初心与匠心,陈云珍带着那份对羌绣的热爱与执着,告别“田园生活”,凭借一双巧手和一份对传承民族技艺的热情走进了羌绣的殿堂。她一生传承钻研羌绣技艺,创新用非遗艺术向全国展示羌乡新貌,带领乡亲们亲手织就共同富裕的新生活,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

羌绣是她一生的挚爱和心血,让羌绣传承下来、走向世界是她的初心;打破传统,与时俱进,她致力于赋予古老羌绣以新的活力,不断研发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创产品,为羌绣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生命力;一针一线,绣出羌寨人的幸福生活,她用地道的绣花功夫,帮助上百个贫困家庭在增收致富路上圆梦。她用一枚小小的绣针,绣出了羌绣的精美艳丽,绣出了羌族史的沧桑、羌文化的灿烂,更绣出了震后羌族百姓的新生,绣出了一张精彩的蜀乡“文化名片”。

胡玥:“00后”“叛逆艺术家”

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似乎是“00后”的标签。传统的手艺人总是会带给人“年纪略大”“双手布满老茧”等刻板印象。当“00后”成为了传统“非遗”手艺的传承人,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胡玥,四川省宜宾市人,四川音乐学院2022级公共艺术系学生,立志做一名“叛逆”“00后”艺术家。在这所充满艺术气息的学府里,她第一次接触漆画时,就被这一门距今8000年的大漆艺术所折服,于是毅然加入校内的漆画工作室,师从著名漆画家王海玲老师。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创作上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模式,将古老的漆艺技法与新颖的艺术表达方式相结合,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漆画风格。在对漆画的初步探索下,她用传统的漆画技法,以贴蛋壳为主创作出了《海之韵》这一作品,既充满了现代感又保留了漆画的精髓与韵味。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下走到现在,如今这一棒又被这一代的年轻人接过。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胡玥心怀壮志,努力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立志将大漆艺术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让大漆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走向国际,让古老的技艺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新的光彩,让大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演绎出新的篇章。

康艳:学院里的非遗传承人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康艳老师,既是学院艺术基础部副主任,还是成都标榜当代土陶艺术博物馆艺术指导、四川省雕塑协会会员,更是非遗技艺继承过去、守望当下、展望未来的传承人和传播者。

康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综合材料专业,擅手绘、综合材料创作,熟悉材料运用,长年研究漆艺、竹编、彩陶等多种非遗技艺,在非遗技艺运用与现代设计创新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漆艺是她大学的专业,毕业后她在从事的艺术教学工作中摸索着传统漆艺的思辨之路。“传统漆艺技法细腻温婉,可拓展性非常强。”她一直尝试将现代审美相融于传统漆艺技法,用最传统的技法来呈现最现代的视觉观感,让非遗技法得到新的认可和表达。以成都春日里斑斓且闲适的感受为灵感创作出的“春暖系列”漆画作品便是最好的呈现。

因工作关系,康艳接触非遗技法非常多,也感受过非遗传承的种种艰辛。“在当下的快节奏步伐中,费时费力的非遗技艺往往得不到青睐,甚至许多非遗项目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非常让人惋惜。”她深知,既要埋头做事,又要抬头看路。只有与时代同步,跳出传统的束缚,非遗才能在当代语境中迸发出新的创造力,走得更远,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康艳任教的时间里,她对非遗那份强烈的热爱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学生,她用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坚守展现着一个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在非遗传承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无名的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她们的付出和努力,让非遗技艺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