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节气成都丨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2月19日 07:5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蕴含了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时光流转,二十四节气千年来经历了哪些民俗?人们的生活又有何改变?癸卯兔年,看度新闻推出《节气成都》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节气与城市的故事。

2023年2月19日

我们迎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随着春雨悄然入夜

万物萌动,桃李含苞

充满生机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1676710747331.png

雨水有三候

一候

獭祭鱼:水獭将鱼儿捕获,整齐排列在岸边,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二候

鸿雁来:东风送暖、万物复苏,鸿雁去了又归来。

三候

草木萌动:万物蓄势待发,嫩芽即将破土而出。尽管气候时而交替、变幻无常,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春的归来。

15ed1513b16a440f9dc73c7b7d5d4ff3.png

“绵雨至,芳菲渐生;万物生,共睹曙光”,一场春雨孕育万物新生,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那么在雨水这天,成都人都在做什么呢?

老成都的雨水日人情味浓郁

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雨水又被称为“可耕之候”。旧时的雨水时节,成都城郊气温回暖,有利于越冬农作物的返青生长,这时农忙也开始了。

8cc0747050d84513adbe0f7ec807f240.png

农民要抓紧田间农作物的生长管理,适时做好选种、集肥、春耕、春播、施肥等工作,特别是田间小麦、油菜的春灌,一幅“人勤春早”的大美画卷展现在面前。

拜干爹“拉保保”

春意唤醒大地生灵,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类而言,当然也不例外。趁着春天万物生长,人们在这一日进行“拉保保”等习俗。

452d1d6713e64596abb0682394fe2c25.png

四川广汉“保保节”

“拉保保”,意为父母给孩子找干爹干妈,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旧时成都时兴在雨水这一日拜干爹拉保保,而地点大多在江安河上的金花桥桥头。这一日,桥头上人头攒动,里里外外、桥上桥下全是拉保保的人。人群都汇聚在桥头,跟赶会一样,一派热闹景象。

回门接寿

除了要拜个干爹,为娃娃们寄托身体健康的希望,人们也会向父母表达关爱之情。在旧时的成都,还时兴接寿、回娘屋的习俗,人们会在这一日给父母、岳父母回门拜节,祈求长辈们长命百岁、身体安康。

回家时,女儿总是早早地准备好一罐罐罐肉,里面是炖好的老母鸡、猪蹄子、猪肘子,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父母送去。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这一举动意为给未来的外孙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d5b49d28030446f5ac9b0f92ff17bc5d.png

雨水时节的来临,证明春和景明的春天已经近在眼前了。而无论是“拉保保”还是接寿,都暗含着人们在充满希望的春天,渴望家人们身体健康,孩子茁壮成长的心愿。这一日,似乎世间万物都充满着想象力与人情味。

出游赏花 成都人走进春天的新方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公园城市,随着春回大地,天府之国重新绿意葱茏、花色葳蕤,徜徉于各个“花花世界”,成为成都人走进春天的新方式。

13a753f223d34e208f7124e476473fcf.png

人民公园里的烟火春天,望江楼公园里的诗意春天,以及各色鲜花盛开的浣花溪公园、交子公园、白鹭湾公园……将成都的春日氛围感拉满,人们也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赏花郊游。

赏紫叶李

春日里,繁花盛开的公园城市浪漫又不失美丽,道路两侧、河畔湖岸,一株株紫叶李次第盛开,在漫天的花雨中,市民游憩、拍照,春光无限其乐融融。

640.jpeg

图据西南民族大学

赏海棠

被誉为花苑仙品的海棠是成都一大特色,春日到来,百花潭公园海棠竞相绽放,拍照声与欢笑声交融于此,挤满了春日的幸福与笑脸。

640(1).jpeg

图据百花潭公园

赏梅花

寻香而来,便可见梅花开放,从冬季到春季,淡雅永不过时。青羊宫内,一片粉红色的花海映入眼帘,花开正好。成都植物园内,则可看见梨花、郁金香等等初春时节的花纷纷吐蕊,众多市民赏花嬉戏,给暖阳下的公园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518d0c01ea7cdf80718d0693b0419c70.jpg

图据成都市青羊宫

春光下,无论是穿过梨花园,还是品玉兰赏海棠,在“花海”绿道中感受最美春意,已成为成都人打开春季的最新方式。今日雨水,虽然天气仍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但春天已近,何不满怀期待,共迎春雨,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