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雷锋在成都①|“弹簧锅”蒲斌:帮助别人,是一种用钱买不到的舒服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3月01日 11:55
摘要: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一滴水,也能滋润土地;一束光,也能照亮黑暗。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在我们日用而不觉中代代赓续。看度新闻推出《雷锋在成都》系列报道,通过采访这些长期践行雷锋精神的成都人,从他们的故事中,看新时代雷锋精神,见雷锋精神的成都体现。

蒲斌,2008年开始,以网名“弹簧锅”在社会上默默助人。2015年组织成立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公益组织,在全省范围开展慈善救助。先后获评“成都好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其家庭也被评为“四川省五好家庭”。2021年,蒲斌入选第六批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1234.jpg

一次特殊经历 开启公益路

2月27日,看度新闻记者见到蒲斌时,他正准备和两位志愿者一起,赶往航天立交附近看望孤寡老人赵大爷。赵大爷今年84岁,靠卖豆腐干谋生,随着老伴离世,如今就只剩下他一人。蒲斌一行带着米、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3月份的房租走进了赵大爷家。收到这些,赵大爷很是感激,连连说好。据了解,这已是蒲斌帮助赵大爷的第四年。

d4397956d2484e558355a37eee6cfcb0.png

说起自己的第一次公益行动,蒲斌仍记忆犹新。2008年,他加入了一个视障人士协助志愿者群。第一次活动是帮一位盲人买车票。一路上,还没当过志愿者的蒲斌生涩而紧张,眼睛一直瞄着盲人师傅,生怕将他带偏,而被盲人师傅紧紧握住的双手、连声的道谢,让蒲斌放松了下来,并终身难忘,“你帮了别人,别人觉得你好,那是一种用钱买不到的舒服。”

a63813148f254e96b445030a920504e2.png

从此,蒲斌开始加入更多志愿者群,并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公益爱好者,这天一起来看望赵大爷的余鹏英和沈朝洪就是其中两位。二人跟着蒲斌做公益也有好几年,她们说,是蒲斌的乐观和坚持感染了她们。“做公益很开心,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余鹏英说。

帮扶“口袋婆婆” 十年未曾间断

蒲斌网名“弹簧锅”,“弹簧锅”为大众知晓主要源于2013年至今他连续十年帮助一位拾荒的“口袋婆婆”。“口袋婆婆”名叫蒋贵英,因一张背着装满塑料瓶大口袋的照片被大众熟知。蒲斌是最早接触到蒋婆婆的志愿者。

3bc3cfe43efb4aefa0eb87f50c5d8d67.png

据蒲斌回忆,他第一次是在二仙桥附近的一个拆迁小区见到蒋婆婆。蒋婆婆十几平方大的家,放了三张床。女儿脑瘫,丈夫患肺病,就靠蒋婆婆捡废品维持生活。深受感动的蒲斌写了一篇日志,发到志愿者群,帮助蒋婆婆收集物资,筹集善款。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关心贫困特殊家庭老人蒋婆婆的队伍中。

4f1ceb0fe9694e7eb757df77f53ffb4a.png

随着爱心红包日益增多,2018年蒲斌在成华区青龙场为蒋婆婆一家租了一个套二的住房,大大改善了她家的居住条件。27日,看度新闻记者跟随蒲斌走进蒋婆婆家。蒋婆婆的丈夫和女儿已在五年前相继离世。听说志愿者要来,蒋婆婆早早便在家中等候,一进门便拉着蒲斌聊起家常。“他们对我好,家里的米我都没自己买过,他们每次来都拿很多东西。”说起志愿者对她们一家的关爱和帮助,蒋婆婆满脸笑容、充满感激。

从一个人 到一群人

据介绍,蒲斌帮扶困难群体的费用除了自己的付出外,还来自于益路同行公益组织。八年来,中心的公益志愿者们走过四川大街小巷,深入阿坝、甘孜、凉山等地开展扶贫助困、扶孤助残、赈灾救助活动。截至目前,中心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4896次,在甘阿凉等地26个县建立起81所爱心书屋。

d7658c2f4b134714baab7b6d5ed87655.png

蒲斌说,做公益十多年,能感受到身边的爱心人士、志愿者越来越多,关注、支持并参与到公益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我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到被帮助过的人也成了志愿者。”蒲斌说。2016年,他认识了一位因病致盲,甚至一度没钱为女儿交学费的男子“曾哥”。蒲斌和爱心组织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号召爱心人士为“曾哥”女儿凑了4000多块钱的学费。听说女儿学费有了着落,“曾哥”马上请求蒲斌带着他出去做好事。因为被帮助过一次,“曾哥”成为了蒲斌公益路上的战友。

7b64faa26acf47b295f6b0591eb5e99f.png

如今,蒲斌所在的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已汇聚了1.6万社会爱心人士和280家爱心企业。蒲斌说,过去,雷锋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但新时代,雷锋是城市的每一个人。“从一个人,到几十人、几百人,再到现在的一万六千多人。感谢这个爱心汇聚的时代,让我们为成都的公益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不是雷锋,但被‘雷锋’包围着。”

更多推荐:《雷锋在成都》系列报道

16比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