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呼吁重视一孩、建议领证婚检一站式服务…代表委员热议这些话题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3月05日 14:53

今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重要会议,是换届的大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5000多名代表委员,从四面八方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共商国是、共谋发展,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

代表委员们在热议的这些话题,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贺丹委员:呼吁重视一孩,建议取消生育支持的孩次差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提案中呼吁“重视一孩”,发钱奖励生娃不能只给二孩、三孩,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她提出建议: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孩次差异,从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设计生育支持政策措施,避免出现一孩不补、二孩少补、三孩多补的差异化递进式支持政策,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获得感和再生育意愿。取消生育支持政策的户籍限制,将生育支持政策与户籍脱钩,保障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政策待遇。

委员陆铭:建议让流动儿童在父母所在地上高中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陆铭建议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实施12年义务教育。在立法层面,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可在父母工作和居住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陆铭认为,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父母所在地入学以及参加中高考面临很多限制,在流动人口家乡仍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每一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高一年级之时,都会有一大批不得不从居住地城市离开,返回户籍地就读。
“面向未来,中国要保持中等速度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必须一方面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他认为,以上两方面都与大规模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有关。中国城镇户籍儿童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较高,因此,重点是提高农村户籍儿童的受教育年限和质量,而其中的难点是大量的流动儿童和流动人口家乡的留守儿童。
他建议提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4.5%。同时,建议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此外,陆铭还建议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力度建设高中阶段的学校,让更多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父母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委员姚爱兴:建议推动婚检与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据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是61年来首次负增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原副主席姚爱兴认为,虽然有的地方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政策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不够,而且不配套,以致于政策效应尚未能显现。对此,她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尽快建立生育津贴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子女负担,提高家庭生育意愿;二是强化婚育家庭和妇女假期等相关待遇保障;三是强化住房保障优惠和照顾政策,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制度 ,促进优生优育。由妇联牵头,卫健、财政、民政配合,推行“婚检”与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五是强化教育保障。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的婴幼儿入托、入园给予一定补助,幼儿园、中小学、用人单位及其他社会力量提供延时服务、课后服务或假期托管服务等,对生活困难家庭给予优惠,减轻其家庭教育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