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劳动者如何应对AI挑战、拓宽数字化人才成长通道…代表委员热议这些话题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3月08日 15:59

今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重要会议,是换届的大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5000多名代表委员,从四面八方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共商国是、共谋发展,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

代表委员们在热议的这些话题,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委员周志华:劳动者更新知识技能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2023年以来,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语言模型ChatGPT迅速火爆,“AI时代劳动者应如何强化技能”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许多代表委员建议,劳动者要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储备,更好应对变化。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委员表示,“有了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之后,人类不是失去一些职业,而是往更高端发展。”对此,他举例进行了阐释,蒸汽机带来的技术革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马车夫这类职业消亡了,但催生出了汽车司机等职业。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命也会帮助人类更轻松地完成一些工作,节省时间精力去探索更有意义的事情,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周志华委员表示,由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技能水平,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有关部门、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应未雨绸缪,对劳动者的转型提供技能培训和支持。

委员陈晓红:建立数字基础与能力建设对口帮扶机制

随着全国数字化建设纵深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利用、智慧平台建设得到大力发展。然而,智慧社会作为数字乡村与数字城市的融合、拓展与目标发展方向,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城乡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建议,全面推动区域、城乡和行业数字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有序推进多样性算力服务能力建设。陈晓红建议,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优势地区在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对偏远城乡的对口支持与拉动,打造以东促西、以城带乡、互补互惠的均衡发展新格局。特别强化对农村地区的支持,拓展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她建议,支持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高能级科研平台的科技创新,持续支持在高端芯片、计算系统、软件工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研发;加强基础研究和多路径探索,加速存算一体、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战略布局,构建多样性算力的基础优势;同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优化算力产业创新资源配置,强化计算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以优质企业、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创新平台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委员张兴海:拓宽数字化人才成长通道,让“新蓝领工人”事业更有奔头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其中,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数字化人才缺口巨大,特别是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岗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兴海建议,加快推进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扩大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专业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开设数字化智能网联汽车专业; 拓宽和延展数字化相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让数字化、智能化“新蓝领”工人事业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