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体验12345热线一日“话务员”:7×24小时与千万人“保持通话”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3月14日 20:08

“您好!成都市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超过2000平方米的热线接听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这是每一通电话接起后,从这里发出的第一句问候。

7×24小时在线,365天不打烊,日均2万余通电话接入,这里常年与千万人“保持通话”。

近期,成都12345邀请市民代表走进热线接听中心。这些市民中,有拨打12345热线超过300次的忠实粉丝,也有未满18岁对12345热线还没有那么熟悉的学生群体。他们坐在话务员身旁,戴上耳机,与话务员一起倾听电话另一头市民的急、难、愁、盼,切身感受这群“隐于后方,却至关重要”的人的工作。

市民谢女士,在2022年里一共拨打了300余次12345热线,对12345热线,她无比熟悉。“这里很多小伙子、小姑娘可能都能听出我的声音了。”谢女士打趣道,“我随时随地拨打12345,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这里都有人回应。今天走进来看到那么多人在为普通市民的问题昼夜工作,我很震撼。”

7×24小时工作机制,意味着12345热线的话务员们,每个星期都会分到两到三个通宵夜班。接听中心每天会有200余名话务员同时在岗,这是一份200人对2100万市民的工作,每名话务员平均每天都会服务上百名成都市民。

今年25岁的张紫颖成为12345热线话务员已有两年时间,二十五六岁差不多是12345热线接听中心话务员的平均年龄。“最忙的时候是7-9月,那个时候差不多一个人一天要接150个电话。” 张紫颖用“冲”字来形容那时的状态,“基本上一直有电话‘冲’进来,水都不敢喝一口,怕自己去上厕所耽误了接电话。”

但对于张紫颖来说,忙并不是让她困扰的事情,她最害怕的还是来电市民的不理解和抱怨。“对于有抱怨的市民,我们会优先进行安抚,理解对方的心情,然后再来了解对方的诉求,并想办法帮他解决。”张紫颖说,“我非常希望市民在和我们沟通的时候,能够多一些理解,这一份理解也会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做出更好的服务。”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高一学生王馨琳和13名同学也走进了12345接听中心。在30分钟的体验中,王馨琳告诉记者,“原来12345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以后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我也会拨打这个电话寻求帮助。”

12345这串数字对于市民来说,是一个求助的渠道,甚至是苦闷之时寻求安慰的热线。但对背后的工作人员来说,12345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中转、处理机构,这一条无形的电路,成为了市民与政府的有形连接。让每通电话都能“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12345热线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