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张兰被曝海外欠债9.8亿 本人回应:被资本算计 没欠任何人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3月20日 09:00

近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张兰仍拖欠CVC基金1.4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及其利息。张兰海外家族信托资金被击穿,用之购入的一套纽约公寓也即将被执行还款,相关消息引发热议。

781b8f663be3e954bbd2a414084f57c4.jpg

3月3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公布了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与张兰的民事诉讼裁决书,判决张兰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纽约一处公寓出售所得将归欧洲私募股权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简称CVC)所有。判决书还透露张兰在2019年与CVC的诉讼中败诉,共欠对方1.42亿美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及其利息。

另一方面,张兰的债权人CVC已申请对张兰海外信托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张兰海外家族信托受益人为她儿子汪小菲及其子女,想以此区隔财产。但在2022年11月新加坡高等法院披露的裁判文书中显示,法官认定:张兰是信托所在银行账户资产的实际所有人,因其对资产控制度过高,遂同意CVC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请。这也就意味着张兰本想以此区隔资产的方法被击穿,家族信托财产被认定为是张兰的个人财产。

有网友爆料,张兰与汪小菲在去年11月就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很巧的是,这正好是母子俩与大S一家掀起网络骂战的时候。

那时汪小菲连发数条动态控诉大S,内涵对方婚内出轨、服用违禁药等,紧接着又因百万床垫一事,双方展开“拉锯战”,闹得人尽皆知。

有人认为,张兰在国外欠债并不影响她在国内的信誉,背着一身债,她才会如此拼命地直播带货,就算是生病也坚持,只为早日还清债务。

但也有人觉得,张兰母子欠债不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但他们为了直播带货多次向大S泼脏水,利用汪小菲张颖颖恋情、分手等绯闻炒作,再利用这些事件的热度,增加直播间的人气,实在不道德。

张兰回应:被资本算计 没欠任何人

3月18日,据媒体报道,张兰在直播中手举自家品牌凉面,回应粉丝的刷屏提问称,欠债是被资本算计,“我没有算计别人,所以不丢人。这说明我做的好,猪养肥了、狼就来了。是CVC基金欠我的,我没欠任何人,怎么会向黑恶势力低头。”

4fc669c4b4b2b430020d2a69f3cc599b.jpg

在回应中,张兰还不忘为其出版的自传带货,称其与CVC基金的纠纷在书中有清晰描述,具体情况不在直播间中谈论。

评论区许多粉丝表示支持张兰,认为其坚持创业几十年、每天直播带货很励志。不过,也有许多网友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CVC要不回钱、都差点破产了,张兰永远觉得是别人的错。”

张兰家族信托为何被击穿?

一直以来,家族信托的重要优势在于,委托人可以借助信托资产的独立性来隔离风险,因此可以避免委托人由于企业经营风险、婚姻风险等出现的家族财产分割问题。家族信托也因其风险隔离功能而备受高净值客户群体青睐。

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张兰的离岸家族信托未能发挥“风险隔离”功能?

根据新加坡高等法院的判决书,法官认定张兰为家族信托项下资金的实际权利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在家族信托成立之后,张兰仍可自由地从银行账户为自己转账。

第二,在接到中国香港冻结令通知和新加坡冻结令之前,张兰急于转出家族信托项下资金。

判决书采用了“apparent unfettered operation”一词。具体来看,第一个证据是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张兰未明示原因,直接要求瑞士信贷银行两次分别转移300万美元;第二个证据是德意志银行账户于2014年11月26日有一笔资金转出,最终被追溯到用于购买上述在纽约的公寓。

第三,张兰的代理人在向家族信托项下资金所在银行发送的邮件中明确提到,家族信托项下有关银行账户为张兰所有,并要求“被及时告知账户资产的变化”。

据此,新加坡高等法院认为,虽然有关资金在家族信托名下,但张兰为该等资金的实际权利人,张兰设立该家族信托的目的在于规避债权人对其名下财产的执行或索赔。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官网发文称,纵观法院该判决书的论述过程,家族信托是否会被法院击穿的核心在于家族信托项下财产的实际权利人是否为委托人,而这个问题本质上其实是对家族信托效力的判断。

对于一个有效设立的家族信托,其应当具备资产隔离的功能,即委托人通过家族信托将其财产转为信托财产后,信托财产将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各自的固有财产。因此,即便委托人或受托人或受益人自身出现偿债不能的情况,信托财产也不属于其责任财产,债权人无权申请法院直接对信托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其他执行措施。

反之,如果家族信托存在无效或被依法撤销等情形,自然也不应当存在相应的信托财产,即该家族信托项下财产本质上仍属于委托人的个人财产,委托人的债权人有权申请法院对该等财产采取相应的财产保全及执行措施,因而无法发挥家族信托的资产隔离功能。

资料来源:深圳商报、九派财经、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