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公布:物流需求恢复加快 多领域呈积极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9日)公布今年前两个月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随着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物流需求加快恢复,多个领域物流需求呈现积极变化。
今年1-2月份,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9%。从增速来看,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与去年12月份相比,仍然加快1.4个百分点,显示当前物流运行整体企稳回升,物流需求规模逐步扩大。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施先亮:从1到2月份情况来看,物流恢复态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边最重要原因是物流需求在恢复,得益于我们整个国内的需求是在疫情之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恢复。
从需求结构来看,分化较为明显。具体来看,1-2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4%,其中,基础产业稳步回升成为工业物流回稳的重要基础,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建材相关行业物流需求均有改善。产业升级类物流需求恢复态势相对明显,装备制造领域的铁路船舶、电气机械行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加快。
另外,在国内需求回暖带动下,进口物流量止跌回升。1-2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7.8%,增势较为明显。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大宗商品补库存需求的增加,我们整个1到2月份物流进口量已经出现了止跌回升,并且增速还比较快。像煤炭、铁矿、铜矿的进口都显著增长。
民生物流领域方面,继续恢复向好,电商物流延续加快恢复态势。1-2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2%。其中电商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新业态物流呈持续恢复、全面发展态势。
另外,受复杂国际环境影响,出口相关领域物流需求表现相对疲软,纺织、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物流出口总额有所下降。
物流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产业循环改善
从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数据来看,1-2月份物流市场主体活力逐步增强,企业经营积极性明显提高,主要经营指标实现较好增长。
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业务量增长均超过16%,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2%。从不同行业来看,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链类型企业收入增势良好;铁路运输、道路运输及仓储等基础物流服务行业收入稳定;货运代理、水上运输等行业,受国际外部需求趋弱因素影响,物流业务收入则有所下滑。
1-2月份,货运量增速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其中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速公路货车通行、民航货运航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恢复,各运输方式协同发展。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整体看都处于回升的状态,应该说对于我们社会提供了有效的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对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恢复和向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供应链上下游联动回升,产销衔接有所改善,多行业在需求带动下进入去库存阶段,特别是2月份以来产成品库存周转明显加快。2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中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较上月提高16.5个百分点,仓储物流周转效率大幅提高,物流助力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物流企业效益总体略有改善 预期向好
从盈利情况看,今年前两个月,重点企业效益状况总体略有改善,亏损企业占比有所减少,利润降幅有所收窄,但物流企业依然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从后期走势看,在稳增长政策有效支持下,物流市场主体信心有所提振,市场预期进一步向好。
1-2月份,重点物流企业亏损面26%,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上年12月有所回落。
从成本来看,1-2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5.6%,增速快于物流业务收入2.9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3.4元,同比提高3.0%。
另外,有超六成的物流企业认为,当前物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供大于求的局面较为严重,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价格水平普遍回落。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103.73点,环比回落8.5%;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1019.75点,环比回落0.3%;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3.4点,环比回落0.58%。
虽然物流行业效益恢复仍面临挑战,但从市场预期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近几个月连续回升,2月份升至57.6%,处于近期较高水平。另外,有六成左右的物流企业表示将保持投资稳定,更有超过25%的物流企业计划提高投资水平,显示物流市场信心有所提振,物流企业投资意愿稳中向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物流行业的投资活跃度会增加,也有助于物流行业进一步持续恢复向好。随着我们国内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实,我们对物流行业还有一些专项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对于我们提振行业的信心,加强企业经营活力这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