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19号线二期轨行区正式移交运营
2023年3月30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全线轨行区顺利移交,标志着19号线二期工程由施工阶段进入动车调试阶段。与此同时,成都轨道交通11条在建线路(含市域(郊)铁路)也掀起了大干高潮,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截至目前,11条在建线路94座车站封顶,盾构掘进77%,57座车站全面进入机电施工阶段。
一次性整体移交最长里程 19号线二期再获新进展
19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43.2km,共设车站12座,是成都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规划首条开工的线路,也是成都首条设计速度为160公里/小时的地铁线路,连接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实现双机场之间的快速直达并加强沿线居民便利出行条件。
一季度获3项省安装工程优质奖 11条在建线路样板引路抓实工程质量
在19号线二期工程传来建设捷报的同时,成都轨道集团紧抓在建线路工程质量与工程节点,高质量推进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
一季度以来,成都轨道建设按照土建及站后工程实体样板示范区为引领,要求每道工序施工均比照实体质量样板及首件样板进行,确保每道工序结构质量达标。同时,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严格关键工序卡控,加强质量精细化管理,积极争创国家及省级优质工程,一季度,成都轨道交通项目获得3项四川省安装工程优质奖(蜀安杯)。截至目前,成都轨道交通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等数十项行业大奖,超50个项目被评为省、市优质示范工程。
践行办赛营城理念 塑造绿色低碳惠民城市形象窗口
在30号线一期新园大道站施工现场,百余名工人正在进行车站基坑开挖、绑扎钢筋等作业。“不同于一般站点施工工筹安排,新园大道站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正在同步施工。”30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李建彪解释道。“该站标准段设计宽度为40米,紧邻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财贸校区教学楼,为最大限度减少占道时间和占道面积,缓解交通疏解带来的不便,在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下,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采取同步施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尽快还道于民”。
事实上,成都轨道建设在落实“高质量发展”重要任务中,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来,围绕成都市召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重点工作,成都轨道建设全面落实“办赛、营城、兴业、惠民”要求,践行“绿色低碳、节约持续”理念,在推动轨道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向外界展示”和“为市民负责”统一起来,严格推进文明施工,努力塑造绿色低碳惠民的城市形象窗口。
第四期建设规划及轨道交通资阳线最新进展
10号线三期:共5座车站,2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掘进总量的63%,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13%。
13号线一期:共21座车站,15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65%,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17%。
17号线二期:共18座车站,13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56%,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10%。
18号线三期:共5座车站,1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38%,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15%。
19号线二期:长顺村停车场移交运营,正线整体机电安装完成95%。
8号线二期:7座车站全部封顶;盾构区间洞通,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64%。
27号线一期:23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80%,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6%。
30号线一期:共24座车站,15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72%。
资阳线:7座车站全部封顶;盾构累计掘进总量的95%,轨道铺设完成总量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