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三天假要来了!紧急提醒,近期多人因此事被拘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4月02日 15:49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清明节是周三 ,4月5日当天放假,不调休。 

111.jpeg

加上周末两天,这意味着,下周将放三天假。

清明节将至,这个周末,各地也迎来了清明前的第一个祭扫高峰。但近日,海南琼海、广东连南、陕西安康等多地发生因祭扫引发火灾的案例,涉事多人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

22.jpeg

图片来源:海南消防      

3月23日,海南琼海一处草地发生火灾,接到群众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333.png

图片来源:海南消防

到达现场时,起火草地正处于猛烈燃烧状态,消防员立即展开扑救,经过近20分钟的处置,才将现场明火扑灭。

44.gif

初步估算,火灾过火面积约2400平方米,经调查,此次火灾为刘某某祭祀烧纸后未确认火源熄灭便离开火种遗留引发,事后,琼海市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项之规定,对刘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行政处罚。

3月18日,广东连南黄某某祭祖时因燃放爆竹不慎引发火灾,过火总面积约235亩。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某被连南公安局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月14日,陕西安康一村民上坟祭扫时不慎引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458.24亩,造成大面积森林被毁,公安机关以涉嫌失火罪依法对该村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月13日,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镇付集村八组树林起火,现场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同天,位于同一乡镇的同乐村七组野草起火,过火面积约400平方米。经初步了解,基本确认两起火灾事故因祭祀、祭拜烧香、燃放鞭炮导致。

66.jpeg

消防紧急提醒,春季风干物燥,祭祀时焚香、烧纸等活动操作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发现火星一定要及时扑灭,请文明祭扫。

清明将至,这些文明祭扫方式你需要知道:

1.鲜花祭祀

为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花,用鲜花代替锡箔、黄纸,这种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很受欢迎。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此外黄菊花的使用也较普遍。

2.植树祭扫

植树祭扫是通过植树寄托哀思,在树上挂上追思卡缅怀故人。培一锹黄土,扫一扫尘埃,栽种下的是浓浓的思念之情。植树祭扫既祭奠亲人又保护环境。

3.家庭悼念

在亲人遗像前供奉一柱清香、捧上一杯清酒,一家人围聚在一起,默哀追忆前辈先人。节俭祭祀,正是对先人良好家风、美德的传承,也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4.音乐祭奠

音乐祭扫是以音乐、诗文等形式,追思先人,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在墓地放一段沉思的乐曲,在音乐声中寄托情感,以此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

5.影像追思

将已故亲人生前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组织一家人和亲朋好友观看,逝者家属选一代表宣读祭文,叙述亲人的一些琐事,用这一独特的方式纪念我们的亲人。

6.网上祭祀

作为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网上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这种形式也在被许多人接受和采纳。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感受他们的音容笑貌,回顾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重温他们的谆谆教诲,便可寄托思念。

传统的民间祭祀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极易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文明祭祀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希望这些祭祀方式让文明祭扫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海南消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