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事件内含哪些法律知识点?隐私被曝光该如何维权?
近日,网传退役乒乓球明星运动员张继科涉赌债、传播某女星私密视频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先来回顾一下“张继科事件”的整个时间线。
3月29日,有网友爆料称张继科把自己和某女星的私密照发给债主用来抵债,事后债主向该女星要债,女星方将债主告上了法庭。
3月30日,针对此事,张继科工作室发布声明表示,张继科无任何债务纠纷,更不存在损害他人隐私以求自保的情况,谣传内容纯属捏造,并称目前已委托律师取证,将对重点侵权用户提起诉讼。
仅几小时后,3月31日凌晨0时11分,李微敖通过其微博账号发文:“从几年前我看到并掌握的部分司法材料看,张继科将景女士的私人视频,传给他人,此情况属实。”
瞬间,全网沸腾。据公开资料显示,李微敖为资深调查记者,从业超20年,先后供职于南方周末、财经杂志 、经济观察报等媒体。
随后,31日当天,张继科工作室转发律师声明,再次声称目前已就侵权情况开展取证工作,将对重点侵权用户提起诉讼。
4月1日,李微敖发微博称张继科的债务以及视频问题并不简单是明星们的“八卦”,而是由此引发了一桩严重的刑事案件。
4月1日,据报道:对于欠债和传照片,张继科作出否认。当追问是没有欠债还是没有发照片时,张继科挂断了电话。
4月2日,李微敖发布文章回应此前发布关于张继科言论的来龙去脉,称在2020年有朋友告诉他,张继科欠一位S先生很多钱,于是S先生向张讨债,在此前后,张继科把几段某女明星的隐私视频给了S先生。S先生转而向该女星要钱,结果女星报案,S先生在2020年2月被抓,其因犯敲诈勒索罪,获刑7年,并罚款5万元。李微敖还曝光了张继科的“借款合同”照片。
截至4月3日下午,据不完全统计,安踏、慕思、一汽丰田等众多品牌已下架或删除张继科相关物料,安踏客服回应媒体称:“目前已终止和张继科的所有合作。”运动品牌诺特兰德官方声明终止与张继科的一切合作关系。
“奥运冠军”光环渐暗
张继科曾多次身陷赌博传闻
2012年在伦敦奥运会拿到金牌后,张继科乘着体育明星偶像化的东风一脚踏进娱乐圈。身为奥运冠军,又有高颜值及桀骜不驯的“人设”,这些年,张继科文体两开花,是媒体和广告商的宠儿,赚钱易如反掌。2017年,《体坛周刊》公布了中国体坛财富榜,张继科2016年以6000万元收入排在第二,仅次于孙杨。
张继科参加活动照
吸金能力超强的张继科,为何屡次被传出债务问题?从其过往经历或可见端倪。
2004年10月,张继科因违反队规被退回省队。据《体坛周报》当年报道,新秀张继科因借某位体坛大腕的银行卡参与博彩性质的“游戏”,输钱后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在外出比赛的过程中离队出走。几经辗转后才被找到。直到2006年11月,才重回国家队,正式开启了他的乒乓球职业生涯。
网传《体坛周报》当年报道照片
无独有偶,据2015年7月中国新闻网转载《金陵晚报》报道,有德国媒体报道,2015年3月国乒在德国参加比赛期间,张继科被发现曾经偷偷溜出酒店,和一群人一同离开,“他们的目的地是赌场……”。此外,记者搜索发现,在2019年曾有网友爆出明星行程,其中提到张继科2月内2次前往金边,而金边的博彩业在东南亚相当出名。
随着张继科在娱乐圈里越走越深,他身上的运动员标签也越来越不清晰。在里约奥运会之后,他基本已经在赛场上半隐退。尽管到现在也没正式宣布退役,但早已从“天才冠军”逐渐变成了“娱乐圈普普通通一咖”。于是在这两年,张继科的口碑已经开始出现摇摆。2021年,有网友称自己加盟了张继科联合创立的奶茶品牌“猴子的救兵”,但该品牌存在虚假宣传,使得自己损失了近5万元。
后来公司实控人表示张继科并非联合创始人,而是代言人。但也有人指出,张继科曾经发微博为这个奶茶品牌宣传,用的是“体育人创业”的字眼;于是被认为是类似明星挂名火锅店式的“合作”。
奥运奖牌赋予他的光环渐渐暗淡,直到今天,这份荣耀或许将真正燃烧殆尽。
张继科事件
内含哪些法律知识点?
第一,爆料真与假,将分别带来什么结果?
若这爆料是假,爆料记者属于侵犯他人名誉,甚至构成诽谤罪。若该爆料为真,张继科的赌博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应收到治安处罚。
第二,张继科的借款利率是否过高?
根据借条上的内容,其借款年利率为23.88%,如果事情是发生在2020年8月20日之前,根据当时的司法解释,年利率在24%以内是受法律保护的,若在2020年8月20日以后,按照最新的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法律是不保护的。
第三:将私密视频发予第三人,是否违法?
张继科将女友的私密视频发予第三人,已经严重侵犯了女艺人的隐私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之规定:偷拍散布她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若视频过于私密,传播者或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同时,律师周兆成向看度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张继科在给债主私密视频的基础上,与其合谋敲诈勒索某女士,不论由谁出面,张继科都有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犯罪。但如果张继科只是将私密视频给了债主,但没有共谋敲诈,也没有参与敲诈,就无须承担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
第三方女士
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
在张继科事件中,某女士是否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律师表示,若张继科传播某女士视频事件属实,则构成侵害他人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因此,任何人擅自传播他人的隐私视频,构成侵害他人隐私权,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或赔偿的民事责任。
仅个人而言,在该事件中无辜受到牵连与伤害的还是被曝隐私的第三方女士,或许更多人需要达成共识:首先,拍摄相关视频是个人隐私和选择,应当受到谴责甚至惩罚的是作奸犯科者,我们应当摒弃受害人“蒙羞”的刻板意识,让很多事件回归到人性与常识上来。其次,在识别他人尤其是恋人时应当根据其行为进行考察和辨别,当发现对方人品或行为具有重大缺陷时应当及时止损,勇敢切割。最后,在遭遇侵权或者类似敲诈勒索行为时,要像该女士一样,及时果断地报警寻求法律的帮助,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肆意妄为。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北京商报、成都日报、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