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预警继续!这波影响4亿人的沙尘天气 从哪来,几时走?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4月13日 11:07

这两天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一件事,那就是:沙尘会到自己身边来吗?

4月9日~11日,我国发生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来势汹汹,已跨过长江影响到南方,全国多个省区市陆续遭遇扬沙或浮尘天气侵扰。

自北向南,来势汹汹

此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和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目前影响范围较大,强度较强。截至11日8时,主要影响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2个县(市、区、旗),面积约2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9亿人。

图片


图片
今天(4月11日)早高峰,北京市民防护严密应对沙尘天气出行。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4月9日以来,新疆南部及东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甘肃中西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北部、河南北部、吉林中部、辽宁中北部等地先后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阿拉善和山西大同、北京等地出现沙尘暴,内蒙古锡林郭勒、包头、乌兰察布和河北张家口等局地出现强沙尘暴。

随着冷空气的东移南下,沙尘天气继续向南推进,蔓延过长江,给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份部分地区也带来严重污染。4月11日,“南京沙尘暴”“上海沙尘暴”先后上了热搜。对此,上海市气象局官微@上海市天气回应称,上海不会出现沙尘暴,主要是附近没有沙源地,但会出现浮尘,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能有一个增加的过程。1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省气象局也联合发布了浙江省空气质量沙尘污染提示。

73eda81d27c333a0a6c2de812922ea43.jpg

4月12日早晨,中国气象频道分析师信欣称,12日早晨沙尘南端推进到了浙江绍兴-江西九江-湖南岳阳一带。绍兴和九江因为沙尘爆表,很少见。

京津冀或现两股沙尘合流

今年以来,中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几乎每十天就来扫荡一次,数量、频率和强度都是近几年之最。更离谱的是,眼下这轮沙尘天气还没完全结束,冷空气又“打包”好了新的“风沙套餐”,13日至14日,北方地区又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4月13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称,预计13日8时至14日8时,新疆、上海等13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沙尘暴。

002TLsr9ly1hcxp4ogcqzj60n30jjwh002.jpg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4月12日介绍,新一轮沙尘东移南下之后,和目前的沙尘可能在华北等地汇合,导致京津冀等地沙尘影响持续时间较长,要到15日以后沙尘才可能逐渐减少。

气象专家提醒,16日之前,北方地区仍多沙尘和大风天气,空气质量较差。意味着,本轮沙尘天气的影响至少将持续至本周末。

沙尘从何而来?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这句歌词讲出了沙尘天气形成的两大要素:地表要有沙,所谓“沙源地”,戈壁沙漠最适合;空中要有风,所谓“气旋大风”,持久强劲更添动力。再加上不稳定的大气层,就形成了能混沌天日的沙尘暴。

据专家介绍,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成因有:一是我国冷空气活动仍处在活跃期,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产生的风力较大,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二是前期气温回升较快,不稳定的空气状态为起沙提供了热力条件;三是前期蒙古国和我国沙尘源区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裸露,不利于抑制沙尘天气发生。

也就是说,这次南下到长江流域的沙源,是“国产沙”和“进口沙”共同在发力。

沙尘无需根治 植树造林并非“终极方案” 

图片

说到沙尘暴,很多人会联想到植树造林,下能固沙,上能防风。我国从1978年起,在广袤的“三北”地区启动建设了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40多年来,三北工程主攻防沙治沙,通过草方格固流沙,乔灌草钳流沙,封沙育林、人工造林种草等举措扼流沙,一片片绿色汇聚成一条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阻强风、挡狂沙,让数千万亩沙地变为良田、果园和牧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效益。

然而,国家林草局3月发文指出,我国仍有257.3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那些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原生沙漠,是无法完全被消灭、被改变的,植树造林也不能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方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也表示,关于根治沙尘天气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关注一下国家对沙尘的治理,对于一些本来就降水稀少的气候区,现在防沙治沙采取的是科学态度,也就是对这些地区宜沙则沙,主要是防止它的沙地扩大化。也就是说,在降水稀少的气候区,不利于植被生长,配上大风气旋等一些特殊的天气系统,沙尘出现是一个必然的天气现象,所以说沙尘并不是需要根治的一个天气。“沙尘天气除了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之外,实际上对于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还是会存在一些有利的地方。”桂海林说。

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卢琦表示,沙尘暴不能消灭,但土地沙化可防可治。土地沙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土地退化,沙化土地的治理是减少沙尘暴频率和危害的有效手段。

健康安全提示

室内采取以下措施

①及时关闭好门窗,必要时可以用胶条密封住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

②采用湿墩布拖地、湿抹布擦拭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

③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④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外出应注意个人防护

①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沙尘天气会同时存在浮尘、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可佩戴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②可佩戴防风的眼镜,避免风沙对眼睛造成损伤,如若风沙进入眼睛切忌用手搓揉,应尽快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或滴眼药水,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③佩戴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用纱巾包围头部,避免风沙对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

④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沙尘天气如需高速公路行车请注意:打开车灯,关好车窗,关闭空调外循环;保持跟车距离,留意路面情况;降低车速,注意风向变化,保持行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