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藏身地下的“城市生命线”长什么样?记者探秘成都地下综合管廊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4月13日 15:52

天府新区雅州路南侧,是风景优美的天府公园,这里小桥流水、郁郁葱葱,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休闲打卡。

然而,公园的地下却别有洞天。走进地下停车场,穿过一道大铁门,你就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地下世界,各种管线在这里排列有序,源源不断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着水电热等能源,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这就是地下综合管廊,也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

4月12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举办了“探秘城市‘地下生命线’——认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题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地下综合管廊,近距离感受城市“地下生命线”的神奇之处。

总长约3公里

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

走入雅州路的一处停车场,一个“地下宫殿”入口般的通道出现在大家眼前。“雅州路综合管廊单舱断面较大,在这里,一辆小型巡检车辆可以自由通过,是成都目前唯一可通行车辆的管廊。”管廊监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管廊顶部两排酷似小灯笼的装置是消防装置,墙上一排排架子是给管道们搭好的“床位”,放满后维修起来非常方便。

7fe42ab20a5041c885e6e20a73805dc3.png

据了解,该管廊总长约3公里,建设结合了天府公园地下停车场、人防空间,全面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集成应用价值,可以有效解决“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等城市问题,是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综合管廊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天府新区乃至全国单舱断面最大的管廊之一。

管廊入口旁的分控中心是管理综合管廊的“大脑”,承担着对管理范围内的综合管廊进行运行状态监控、设备联动控制、遇突发事件实施抢险救灾等职能职责,目前成都市已投入运营监控中心6座。

机器人智能巡检地下管廊

看度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管廊内的地面上,有一个小汽车模样的机器人在管廊内向前行驶,还不时转动上面的探头。据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中心运维科张亘介绍,这是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在雅州路综合管廊开展了试点应用,比如管廊病害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报警等,可以通过机器人巡检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巡检效率。

b6b53aa472bd40f9843c1790ac992aa9.png

而在管廊内,记者看到,里面还安设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如氧气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声光报警器等设备。据悉,它们可以监测氧气含量、温湿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等环境质量参数,如发现液位超限、氧气含量偏低、火灾烟雾等异常情况,会自动启动排水、通风、消防等设备进行自动处置,并发送报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到2035年 成都将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

据了解,成都自2016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及管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成都市正在修编的《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5 年)》,计划到2035年,成都将建成管廊约1000公里。截至目前,成都在建管廊约180公里,建成投运管廊约100公里。预计到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管廊将达到约200公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生命线”,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悉,为进一步强化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工作,成都构建综合管廊智能化管理体系,搭建了“1+1+N”智能管理架构,即:1个市级总控中心,1个灾备中心和N个分控中心。成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管服务中心于2019年5月挂牌成立,承担着行业建章立制、规划编制、移交审核等相关职责,不断增强管廊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地下综合管廊监管工作的机构。目前,成都市在综合管廊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四新技术”试验研究以及规范运维的机制建设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