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来!用“弹幕”说说你对弹幕的看法
4月13日,“冯小刚说自己不理解弹幕和倍速看剧”词条上了热搜。在凤凰网非常道栏目中,冯小刚谈起年轻人都爱发弹幕,他表示,拍电影,光线、运镜的构图不能有一点差错,如果上面盖满了弹幕,创作者在视觉上面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先说观点吧!首先,我个人追剧是不开弹幕也很少使用倍速播放的,但我倒是能理解年轻人的这种看剧习惯。冯小刚觉得这会削弱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这话本质上也没错,问题在于,影视作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本来就有不同的意义。就拿B站的热剧,老版《三国演义》来说吧,它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3.6亿,很多人是重复看过很多次的。有的呢,是为了搞明白那些网络梗的出处,比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比如“俺也一样”;还有的人是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情节:比如当刘备向刚刚结识的关羽张飞自述平生大志时,就有弹幕说“电信诈骗早期教学视频”“张飞带资进组”“资本入股,技术入股,天使轮投资”;还有一些弹幕具有很好的人文历史修养,比如看87版《红楼梦》时,会有弹幕提示你:元妃省亲时,每盏宫灯都不一样;薛蟠请宝玉吃饭,桌上摆的几件东西非常忠实于原著中的描述。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已经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开弹幕看剧,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社交方式。虽然大家身处天南海北,但只要把弹幕一开,就仿佛有人在陪你边看剧边聊天,不管是审美趣味还是生活经历,都能在分享中引发共鸣,让你迅速找到组织。还有的时候,弹幕甚至成了一种二次创作,赋予了影视剧更多的趣味和意义。影视作品当然可以谈艺术,但说到底它也不过是件商品,如何来使用,那是消费者的事。我觉得,不能站在观众的角度看问题,倒是创作者的大忌。
一部作品,弹幕太多不是问题,开了弹幕却冷冷清清那倒是问题;用倍速看完也不是问题,点开看两眼就被关掉才值得担心。关于弹幕和倍速看剧,您又是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发送“弹幕”,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