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做“地球合伙人” 你我一起行动!
今天(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当日,以“你愿意跟这样的地球去流浪吗?”开篇,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正式推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视频。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投资我们的星球”,呼吁创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
据联合国世界地球日网页资料显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改变以及各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犯罪行为都可能加速地球的毁灭速度。地球每年失去约47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比丹麦还大;据估计,现在大约有100万种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
世界气象组织2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到2022年这8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8年。2022年世界经历了一连串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极端高温、野火和洪水影响了各大洲民生。气候变化使得这类灾害出现几率更高,也更加致命。
联合国呼吁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转向更有利于人类和地球、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地球日活动官网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和企业走向繁荣的道路。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只有锲而不舍地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人类文明才能生生不息。
为促进这一目标
我国一直上下求索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020年,中国宣布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12亿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规模均为全球第一。
中国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目前,中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向全世界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家园
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日趋枯竭的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
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是指采取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有益健康、兼顾效率。另外,绿色出行也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理念,一种可持续的环保观念,倡导大家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保护空气环境。
节约用水
我国是人均占水量较贫乏的国家之一,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从小事做起,节流节水,争取一水多用。坚决不向河流、湖泊、大海里扔垃圾,尽每个人的绵薄之力,齐心协力保护世界水资源。
节约用电
我国是耗煤大国,关闭不用的电器电源等节约用电习惯,意味着减少燃煤,可以间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适度使用空调,控制冬季室温,夏季室温不低于2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做到人走灯灭,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杜绝出现“长明灯”现象。
节约用纸
积极推广“无纸办公”“无纸通信”,多用电子文件,节约打印、复印用纸,纸张双面使用,减少打印数量,提倡重复利用,推进资源共享,减少办公消耗。
少用塑料袋
杜绝白色污染,减少使用塑料包装物,常备布兜或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碗筷、杯子等。
保护动物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在野外打猎或捕鱼。不养野生动物当宠物,不随意养殖外来物种,以免破坏当地生态。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