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金庸图书馆不拆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近日,位于浙江嘉兴的金庸图书馆或将被拆除的消息引发关注。4月22日晚,网络大V“六神磊磊”在其公众号发文表示金庸图书馆即将被拆除,并上传了相关凭证。同时,作为知名自媒体达人和铁杆金庸粉,“六神磊磊”恳请嘉兴市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很多金庸粉丝和网友也表态支持“六神磊磊”。
金庸图书馆外景
公开资料显示,金庸图书馆坐落于嘉兴学院越秀校区北区(原嘉兴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系文化名人金庸(查良镛)先生捐资300万港币所建(后又捐资20万港币添置图书、设施等)。图书馆于1992年12月2日奠基,1994年4月3日落成。金庸图书馆占地约7亩,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可藏书30万册。金庸为何对嘉兴情有独钟?主要源于金庸曾前往嘉兴一中读书。在金庸的小说里,嘉兴也是多次出现。
据“六神磊磊”转发的消息显示,在今年年初嘉兴召开的城市更新动员部署会上,指出了今年将全面推进中心城市二环内相关征迁项目的实施和遗留地块清零清场,其中就包括了金庸图书馆所在的区块。另有资料显示,2021年12月22日,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局曾联名回复过嘉兴市一名政协委员的《关于保留金庸图书馆建筑的建议》,表示,将对图书馆进行专题调查,争取公布为嘉兴市历史建筑。
而据“南湖发布”关于金庸图书馆保护利用的最新公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嘉兴市和南湖区历来高度重视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金庸图书馆作为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载体,有其不可替代性。目前,具体保护利用方案正在优化论证之中,我们将坚持传承与弘扬并重的原则,更好发挥其历史文化作用。这样看来,金庸图书馆或将暂时摆脱被拆除的命运。
虽然金庸图书馆得以保留,但“拆与不拆”的纠葛背后,折射出的是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的两难问题。事实上,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并不相悖。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正常“新陈代谢”。而城市文脉则是城市演进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印记,是城市的“根”和“魂”。在实施城市更新过程中,各地应充分保护和传承城市特有历史文脉,发挥好历史文化在彰显城市魅力、塑造城市品牌和增强城市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城市的更新,本质上是为了服务和满足城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就金庸图书馆本身而言,不拆了,并不意味着城市的“根”和“魂”就保住了。根据报道,金庸图书馆此前作为嘉兴学院内部图书馆使用,就连普通市民也不是太了解。随着学院搬迁,金庸图书馆更是空置,功能再无用武之地。如今,当地政府承诺保留图书馆,那么,接下来的使用和运营就更值得探究。因为,城市文脉的保护并非简单的束之高阁,用之于民、服务于民才是其可持续性发展和价值、生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