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民生聚焦|织好“微网” 幸福满“格” “微网实格”在最小单元解决民生诉求
汪壁琼是石羊街道盛华社区中海兰亭小区的一位居民,同时她也是小区内的一名微网格员。4月26日上午,她带上水果和牛奶,去看望小区内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这是她当天的工作之一。除了看望老人外,汪壁琼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带着新来的微网格员认识五栋的居民,以便后续开展工作。
在中海兰亭小区,像汪壁琼这样的微网格员共有27人,他们几乎都是小区的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社区进行服务管理。而在微网格员之上,还有网格员6人。这33人被精细地划分到了小区内的每一个单元,对于小区内每户的情况,网格员和微网格员都了如指掌,他们在社区的统一领导下,对总人数7688人的中海兰亭进行精准、精细地管理服务。
通过组织赋能引导网格员、微网格员开展服务的工作模式,在石羊街道的许多社区里都有体现。近年来,石羊街道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辖区划分为总网格14个、一般网格88个,配备专职网格员283名,设置由社区书记担任的总网格长14名,一般网格长14名。同时科学精准划分微网实格,目前划分微网格1587个,其中单元微网格1533个、底商微网格54个;划分专属网格195个;建立微网格员队伍1734人。通过街道打造的微网实格平台,对微网格内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实时对微网格内的网格员工作进行动态调整,辅以智慧物联支持。立足动态管理和共治共享,建立健全“微网实格”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在居民端打造微信小程序,让辖区居民对微网实格带来的变化,可知可感,让人人都能参与、都想参与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之中。
石羊街道在“微网实格”的治理模式中强化需求管理,拓宽了群众诉求收集渠道和办理的及时有效性,将传统的干部联系群众、走访入户等诉求收集手段与基于“智慧社区”理念的智慧治理系统相结合,实现“我要为您做什么”向“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的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结合成都12345热线平台,为辖区内的居民更好地解决民生诉求。石羊街道盛乐社区党委书记狄玉萍说:“微网实格能有效地为12345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进行补充,改变网络的投诉量,通过微网格员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让矛盾、纠纷不出单元、不出小区、不出社区,也不出街道。”
以石羊街道为代表,成都范围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社区“微网实格”治理的探索实践,织好“微网”,让幸福满“格”。通过智慧城市治理的模式,不仅是自上而下解决问题,更是自下而上化解矛盾,让“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实现在最小单元内,也能落在最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