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青年深观察|“后浪”们停止奔涌了吗?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5月04日 12:19

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必须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尚处于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开始的开始。——《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

三年前,五四青年节演讲《后浪》刷屏全网。如今,“后浪”们还在奔涌吗?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当代青年正在揭开层层滤镜,贴近生活真相。

“孔乙己”困境 体力活“围城”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

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也曾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既不愿意从事比自己预期低的工作,象牙塔的知识也无法满足工作所需,现实的骨感硌着每一份离开校园时的丰满理想,生疼。

da8b2efed99e456ebe23094b6230b582.png

但让年轻人陷入困境的,并不是求学本身。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出历史新高。由于疫情叠加经济危机,就业情况也受到冲击,工作岗位普遍稀缺,工作报酬普遍走低。

ChatGPT的能力一日千里,机器人逐渐开始大范围使用。不仅如此,欧美银行暴雷,国内大厂裁员,经过互联网的情绪放大,媒体的话题发酵,年轻人不产生撕裂感和焦虑感,很难。不迷茫,也很难。

囚于困境中,也有年轻人开始“脱掉长衫”,决定挣脱世俗目光的桎梏。一位女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离职后兼职洗车的视频,获得了百万点赞,引发了许多青年群体的共鸣。所谓的“脱下长衫”,只是年轻人试图找回自己生活掌控权的种种尝试。

“特种兵”旅游 诗意与远方

当代年轻人真的对生活“下头”了吗?在路上的“特种兵”们好像不能苟同。

日行三万步,48小时不睡觉,整趟旅程就花几百块,第二天还能准时赶上“早八”。这种时间紧、景点多、花费少,主打快节奏的极速版旅行方式,时下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也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

WX20230428-171245@2x.png

当代大学生的“特种兵式”旅游 图据人民网

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刚开年,就有超过七成的年轻人把出门旅游提上日程,他们今年计划平均出游3.7次,出游17天。

即使在“没钱没闲”的压力下,年轻人的身体和灵魂仍有一个在路上,不吝分享“世界那么大”的美妙故事。虽然“闲”和“钱”都受到一定约束,但他们依然将旅行安排得有条不紊,不失为一种生活智慧。

“假期越短,玩得越狠”并不是一种躺平摆烂,而更像是一种面对重压时的自我纾解。时代词典里,流行和自嘲永远是一种必要的表达和发声,对于正在打拼的年轻人而言,总不能时刻紧绷着,他们的“难”需要安慰,需要激励,更需要被看见与被理解。

9775d06071014e4b8849373ed7701e04.png近日走红的“做饭糊弄学”,掩藏着年轻一代的生活哲学。

“后浪”不必盲目奔涌

其实,真正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外界,因为没有存款、没稳定工作、没成家立业……这都不是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生也不存在什么“高开低走”,也不是只有奔涌的生活才有价值。我们可以选择“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也可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后浪”们所面临的压力在于,我们无法把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人生碌碌无为的虚无,终究要自己来承担,美好的生活需靠双手创造,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后浪”不必盲目奔涌,明白自己向何处前行,为何前行,如何前行,才能不立于危墙下,也不逆行于时代里。

努力而不内卷,清醒而不失落,充满希望而不盲目期待。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从迷茫中脱身,他们依然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智慧、乐观、有韧性,他们在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学会适应与喘息,他们用调侃的网言网语鼓起更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为了柴米油盐拼尽全力,也从未放弃诗与远方。

3bb0d77a1b6b4ec1ae2657f53f2e021c.png

要记得,往后的每一天,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也是我们可以改变现状、创造未来的起点。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