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看度深观察|如果你要写美好生活,永远少不了成都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5月05日 22:26

如果你要写美好生活,就不能只写美好生活。

你要写一杯青瓷盖碗、两条市井街巷,一处花红柳绿、两声川音泛夜。

77.李玲(《宽窄巷子掠影》15388111166)-春卷、小吃、美食-宽窄巷子.jpg

你要写深秋不黄的岸柳,写初春锦簇的鲜花,要写推窗见的雪山,写家门口的公园。

30.白桦-湖、绿道、公园城市-天府公园.JPG

你要写色彩斑斓的街道。

image.png

你要写大快朵颐的食客。

78.何建(《浓情在夜间》13982250581)-夜景、小吃、美食、-宽窄巷子.jpg

你要写立交桥下的景致。

你要写热闹繁华的集市。

af1cf399ba7a6925f6f7f90b6450d9fc.jpg

如果你要写幸福美好生活,应该写一写成都。

WX20230413-171818@2x.png

追逐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是一种必然,进入新时代,一切发展开始围绕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进行。时光荏苒,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而今,人民追寻美好生活的征途走到哪了?这个春天,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给出了最新的答案。

每年发放的10万张问卷平均回收率达93%,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54个城市和300个县,从2006年到2022年累计调查了160多万中国家庭……《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走过十七个年头,与三个五年规划同频共振,保持着对百姓主观生活感受的持续关注。

5月5日晚,带着最新的调查数据与沉甸甸的“幸福果实”,“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2—2023)”发布盛典在成都亮相,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十大秀美之城”,“十大旅游向往之城”,以及“十大魅力打卡之城”榜单发布,成都也再次入选“十大大美之城”主榜单

{3B9FF7E2-5985-A0F9-A52D-42EDFBD22280}.jpg

在中国人的幸福拼图里,永远少不了成都。成都人一边眉挑烟火,一边满襟诗意,让成都生活美学走向世界,把成都变成了无数人向往生活的城市。在这座幸福美好生活之城,除了人们熟知的活色生香,成都还有多少美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WechatIMG1202.jpeg

如果你要写幸福美好生活,应该写成都的宜居宜业。

去年12月,成都获得“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连续1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幸福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金字招牌”。超高的就业增长率、不俗的人均GDP增长率……成都人的幸福感背后是活力与韧性的经济动能。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成都文旅消费“井喷式”增长,从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对此评价,成都通过10年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了消费内升级的城市,通过消费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速度。“比如今年年初,成都率先打响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枪,良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城市的‘可进入性’,对企业而言如此,对游客而言更是如此。”这消费活力的背后,是成都经济稳定向好的信心支撑。

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第一个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的副省级城市。这不仅仅是一次数字的突破,在跨越2万亿台阶的背后,成都已实现由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内陆腹地到国际门户枢纽、西部科技中心到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的跃升。

6d24c66944337f9c6e609c81ea283e9f.jpg

成都文旅消费火热

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为美好生活注入动力和信心,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速,社会保障也不断完善,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生活。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成都,过去五年间通过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8.8%,达到5.49万元、3.09万元。

今年也是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深化提质之年,年初,成都将市民建议转化为教育、医疗卫生、全龄友好社会营建、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公园城市品质社区创建、人才安居、文化旅游、全民健身、城市交通治理优化、生态惠民十大重点领域,年度计划投资907.68亿元。在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发挥民力、改善民生中,成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幸福成都更有内涵、更有温度。

如果你要写美好生活,应该写成都的多彩人文。

以武侯祠为核心的三国文化、杜甫草堂为灵魂的诗歌文化、太阳神鸟为代表的金沙文化、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作为三千年城址未迁、城名未改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传承千年的文脉从来没有中断过。过往历史中,宝墩遗址、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辉映古今,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化艺术大家灿若星辰,层次鲜明、纬度深厚的古蜀文明,构筑了天府文化的深厚骨架。

今天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市文化馆新馆等文化地标落成,实体书店、博物馆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成都汇集着顶尖的互联网游戏公司和电竞俱乐部,也流动着时髦又独特的新兴潮流文化。成都就像火锅一样,多元的文化则是锅中沸腾的汤水,文艺优雅、古韵悠扬、年轻时尚……天府文化在市民不断丰富、提质的文化生活中日益丰满,愈显辉煌。人们常说,幸福的生活往往相同,但是在包罗万象的成都,人们涌进各式各样的公共空间,创造着一个个不同的幸福生活场景,也因此使得城市人文生活空前繁荣。

8.吴海燕(18602805877)建筑、地标-成都博物馆.jpg

成都博物馆

独特的文化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其蕴含的品牌能量更是推动城市走向国际、不断提升能级的宝贵动力。当前,成都在各个方面展示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以及对天府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天府文化润泽一方土地一方人,因此在成都,美好生活永远有意想不到的全新可能。清华大学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子君表示,“成都让人特别放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整座城市不忙碌、不焦虑、不紧张。成都的大街小巷,都是我们向往的地方。”

如果你要写美好生活,应该写成都的共建共享。

深春蓉城,夜幕降临,在波光粼粼的兴隆湖畔、在葱葱郁郁的绿植环绕中,西博城更显怡人美丽。要在这偌大的成都寻找与“美好生活”主题最贴切的场景,自然非公园城市建设的典型地标莫属。

岷山之下江水滔滔,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在几千年的文人辞赋中,诗人将成都山水秀美、人杰地灵的美妙尽数描绘。这份美丽不只在诗词中吟诵,成都,穿越历史而来,浣花溪水依然欢歌,芙蓉花仍常开不败。今天的成都,有一种幸福叫“在阳台上遥望雪山”,有一种幸福是“家门口的公园绿道”,这里的山色绵延、绿意融融、雪山窗景,都是城市宜居的生态纹理。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近年来,成都以“让整个城市成为一座大公园”为目标,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整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因公园城市建设变得不同。

从高空俯瞰,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东安湖碧波荡漾,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今年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这里开幕。近年来,成都按照“以赛促建”和“以建促赛”相结合的思路,完成了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等49个赛事场馆的新建、改扩建工作,体育场馆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成都市民也借大运东风开启了公园城市幸福生活新篇章。

东安湖2-汪静.jpg

成都东安湖生态公园

数据显示,2022年,东安湖公园总人流量约为439万,平均每天有1.2万人,节假日高达5.8万人/天。如今,体育场馆成为成都人的热门打卡地,各类体育运动成为消费新场景,在公园城市和人文特色中享受大运福利,早已成为大家节假日的优选之一。大运会执委会曾特别提到了2020年抖音统计的一个数据:成都人对于体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麻将,对于最爱的体育项目篮球的关注度超过了火锅。对于热爱“吃火锅、打麻将”的成都人来说,这个改变可谓相当深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寻觅到一刻的放松与治愈,自然环境的活力带来的宜居感,是可以鼓舞人心的力量。在这座常住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公园形态与社区肌理相融、公园场景与市民生活相适、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相宜,诠释出了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在更宽广的时空维度上,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城市的未来就是每个人的明天,在这座“大美之城”,美好从个体到群体再延伸至整个社会,这便是最稳稳的幸福。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