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环城生态区③丨市民亲自“踩地皮” 感受公园美景与农田阡陌交织的大美画卷
环城生态区,就像一条“生态项链”镶嵌在成都平原上,公园、绿道、湖泊、农田如四颗宝石点缀其中。如今的环城生态区已逐渐成为成都人青睐的公园城市美好生活体验空间,田在城中、城在园中、四季分明,市民生活因它而多彩。看度新闻推出《行走在环城生态区》系列短视频,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畅游环城生态区。
环城生态区到底建设到了什么程度,不去实地探访看一看,就没有发言权。5月5日,记者和市民们一同走进环城生态区,亲身感受这里的风景与变化。
作为成都市民最为熟悉的公园之一,桂溪生态公园自2016年建成以来,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放松休闲的首选,相当于9个人民公园面积的它,也被誉为成都版的“纽约中央公园”,而这样的一个公园仅仅是环城生态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成以来,桂溪生态公园不断“上新”,给市民营造了幸福美好生活的公共服务新场景。如今,通过桂溪生态公园的环城绿道,向西可以跨过人民南路主干道,方便快捷地进入锦城湖公园。而这一条通道,也日益成为不少年轻人首选的上班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面积达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不是弹指一挥间就能建成的。在不少人从未去过的江安河社区,这里正在经历着蝶变。
江安河社区辖区幅员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小组,其中1、2、6组均已拆迁完毕,并建设有水韵园及宜居水岸,北片区有四大居民集中院落,南片区为4个小区。1996年区划调整后,有外来人员租地建房,后经过发展,北片区自发形成很多自建房,大部分为小作坊,居民生活条件较差,且房龄久远,居住人员密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21年4月,江安河社区响应成都建设宜居公园城市号召,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根据规划,启动全域拆迁工作,历经3个月,总签约875户。在已完成土地整理的片区,如今已经完成了玉米的播种,嫩绿的玉米苗整齐排列在田地里,已经让人开始憧憬起收获时的美景。而剩下的待拆迁区域也将继续按照进度推进,早日达成环城生态区任务目标。
记者从武侯区了解到,成都市自2020年开始规划打造一百个未来公园社区以来,第一批的十二个未来公园社区中,芙蓉社区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辖区内紧邻绕城高速全新打造的,以芙蓉为脉络的天府文化生态主题4A级免费开放公园----天府芙蓉园,在“城市微度假”理念下延续芙蓉文化脉络,引入文化产业、休闲体验业态、科技体验等内容,包含蓝花楹大道、四季花岛、大草坪等9个场景,为全国各地游客提供了休闲景观深度体验,同时也为周边市民和骑行群众提供了一个集帐篷露营、休息娱乐和公益展示的城市微度假生态公园。
此外,位于双流区的悦动彩林最近也成为不少人打卡的网红点位。作为环城生态区“全龄段体育特色园”,园区规划互动艺术区、活力水岸区、草海游憩区、多彩花林区四大功能分区,设置缤纷乐园、沙丘乐园、花田乐园三大乐园,打造景观绿化126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6200余株,通过植入岩石乐园、树屋探险、花田草海等主题,打造多元化、人性化亲子活力场所。同时,有效利用660米现状路网打造特色轴线跑道,改造2000平方米保留建筑,作为艺术工坊、特色餐饮等;保护36亩现状林地作为自然演替区,精准植入亲子教育、自然互动体验、时尚运动、体育商业等延伸业态,打造活力时尚、功能丰富的亲子主题公园品牌,进一步丰富环城生态公园特色生活消费场景。
一处处公园美景、农田阡陌穿插交织,让市民们感受到了公园城市之美,切身体会到天府之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而如今的美好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从城中村拆迁中、从废墟中,从清运垃圾、整理土地中得到的。通过拆迁,环城生态区域生态空间增加了25平方公里,既建设了农田,也有大美风景。
看度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了解到,根据计划,成都将用十年时间完成环城生态区的建设,现在仅仅过去了一半的时间。在接下来的五年,成都将把规划中的1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起来,让农作物收成不断增加,同时还要考虑农作物的色彩搭配,构建大美田园风光;此外,还要在近10万亩的生态用地中,建设更多的特色园,增加更多体育、文化、休闲旅游、应急避难的配套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已经修建的绿道、公共服务设施及优美景观,不会拆除,并且还要建设更多的绿道和公共服务设施,让风景和田园交相辉映,让市民休憩生活更加舒适便利,让市民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