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老小区”逆龄生长 成都人幸福感再升级!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5月06日 17:44

老旧院落(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直接的体现。

多年来,成都持续实施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工作,仅2022年,高品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01个惠及7.2万户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累计开工100个建成50个,统筹实施改造棚户区5094户、城中村1755户,建设小游园、微绿地60个

哪些能成为老旧院落(小区)的改造对象?

成都市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对象“原则上为城市或县城(城关镇)范围内2004年底前建成的,存在安全隐患、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基本居住功能缺失、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院落”。

老旧院落(小区)改造都改什么?

成都院落(小区)改造主要改四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安全类,按照“保安全、重基础、强完善、促提升”的原则统筹推进。

一是安全类。为消除燃气等安全风险隐患实施的内容,包括院落燃气、供电、排水、消防、安防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此类立查立改。

二是基础类。为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此类基于群众意愿,应改尽改。

三是完善类。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此类尊重群众意愿,能改则改。

四是提升类。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此类立足实际,积极推进。

老旧院落(小区)怎么改?

为充分表达居民诉求,切实改到群众心坎里,成都从改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一是将成立业委会或院落居民自治组织作为启动改造的前置条件,由街道办事处引导院落成立业委会或院落居民自治组织、完善院落公约;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条件成熟的院落成立党组织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引领作用。

二是民意表决通过后启动改造。采取入户调查、坝坝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居民意愿,依法依规开展民意表决,达到规定条件后,启动院落改造工作。

三是改造方案充分征求民意。积极引导社区规划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进社区、院落服务,充分倾听群众诉求,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按程序公示并征得居民同意。

四是参与改造过程监督。由街道办事处组织院落自治组织参与改造全过程监督;组建“共同缔造”委员会、社区居民议事会等公众议事平台,组织居民、产权单位、专业经营单位等共同参与,及时协调各方诉求。

老旧院落(小区)改造的效果如何?居民们满意吗?一起来看看吧~

焕然一新

成都老西门的幸福“样板间”

成都的老西门上风上水,宝地一块,有着不少老民居。这里积淀着老成都人几十年留下的生活痕迹,也随着时光慢慢老去。据了解,位于成都老西门的抚琴西南街片区是成都市第一批拆迁安置点,这里的建筑多于上世纪80末、90年代初建成。片区占地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万余人,小区89个,其中老旧小区86个。因建成较久,片区建筑老化、管网破损,配套设施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改造意愿十分强烈。

城市万象更新,近年来,经过改造之后,“老”西门也有了“新”面貌。

1657599236026.png

改造前:极具“年代感”的大门,斑驳的墙面↑

VS

改造后:颜值飙升,屋檐、墙面好看又有特色↓

微信截图_20220712120057.png

街区的不少市民告诉看度新闻记者:“没改造之前我们的院子都有点脏乱差,比如下了雨之后的地上会有很多坑坑洼洼的水坑。改造之后的社区明显上了档次,院落也上了档次,变得整洁宽敞,生活在这儿的人心情都舒畅了许多,幸福感就明显提升了。现在家门口,就真像是个公园样,安逸。”现在,当地居民闲暇之余不仅可以参加社区的乒乓球运动,还可以参加唱歌、跳舞等活动,没事时到门口聚一聚,摆下龙门阵,到装扮一新的鸟园里遛鸟……这样惬意闲适的生活氛围,在改造之后的抚琴西南街片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重获新生

工业怀旧风焕发新活力

双流区莲花社区是成都双流典型的老旧小区,前身是四川齿轮厂,因为环境脏乱一度让居民们怨声载道。社区通过拆违建、拆围墙、增绿地的专项行动对社区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一座工业怀旧风的主题公园尽收眼底。

“变化是脏乱差没了,现在都愿意出来随便走一走,不像原来就不想出门,现在就是到处都和花园一样。”双流区西航港街道莲花社区居民宋红梅表示。

图片

改造前:杂草丛生,路面坑坑洼洼↑

VS

改造后:干净整洁,宽阔的平台供市民娱乐↓

图片

社区还利用废弃的防空洞,打造了一个川齿记忆馆,再现四川齿轮厂的发展历史,记忆馆自2018年建成之后,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打卡,累计接待游客数万人。“当时那种热烈的生产气氛,仿佛都呈现在我的眼前。”双流区西航港街道莲花社区川齿博物馆志愿者张玉臻说。

综合施策

老旧小区给“颜值”上保险

大门修缮一新,车辆自动识别,路面干净整洁……除了外观变美,“里子”也焕然一新——管线管网改造、新建垃圾池、自来水户表改造……院落改得彻底,居民住得满意,这就是位于锦江区马家沟1号的五福苑小区。

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个小区,现有居民约1490人。改造以前,小区存在水管老化、屋顶渗水、墙面脱落等问题。“之前我们还担心老旧小区只是粉刷一下,做点表面功夫。现在经过整治,不仅面子好看了,‘里子’也全部都整好了。”住户李先生表示。

改造前: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VS

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小区↓

改造启动后,五福苑对雨季内涝、外墙漏水、停车困难等13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现在,不仅五福苑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雨污管网、燃气管网、安防设施、停车位等都改造一新。

随着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2022年2月,成都出台《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到“十四五”末,成都市基本完成2004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的城镇老旧院落的改造任务;2022-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院落2242个,涉及居民近23.3万户。

根据安排,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当年目标任务,包括改造老旧院落(小区)601个、7.2万户,同步完成老旧院落(小区)既有D级危房、燃气、供电、排水、消防、安防等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2023年,成都仍将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院落(小区),计划改造老旧院落(小区)616个,加装电梯1500台,涉及居民7万余户。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几年来,成都的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件“千家万户的事”,正让千家万户受益。越来越多的群众,正在老旧院落(小区)改造带来的红利中,迎来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生活。

资料来源:成都住建、掌上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