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热线优秀案例|温江区:“四步解题法”治理广场舞噪音扰民
5月8日上午9点,虽然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在温江区涌泉街道江浦路社区的亚洲湾广场,已经有一群居民在此跳起了广场舞——他们正是卖西来普新疆舞团。
卖西来普新疆舞团得团长王德强告诉看度新闻记者,新疆舞的音乐节奏强、声音大,为了不打扰周边的居民,他们专门选择了每天上午9点至11点这个时间段来跳广场舞。除了专属的时间段外,舞团还有自己专属的区域。这样井然有序的情况在曾经这片区域并不存在。
涌泉街道浦路社区居委会委员李琴表示,浦路社区共管辖银海湾、亚洲湾、棕榈长滩、锦绣水岸和水韵岛5个小区,总人口2.5万人以上,附近就只有一个大广场——亚洲湾广场。所以,亚洲湾广场也成为了辖区居民跳舞、打太极最为集中的一个地方。
亚洲湾广场面积约1500平方米,并不算小。但因为广场环境好,周边小区居民对广场舞的需求大。每天大约会有上千人在此聚集跳广场舞。过去,在亚洲湾广场临街的居民们对广场舞产生的噪音都苦不堪言。
不仅小区的居民有怨言,在亚洲湾广场跳广场舞的舞队没有规范时,各个广场舞队之间关系也并不融洽。一个队伍的音乐声音过大,另一个舞队的音乐就会跟着增加。此起彼伏之下,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愈发严重,且因为舞队之间的矛盾摩擦,有时候还会发生口角。
“原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前往亚洲湾广场对舞队进行劝导,但效果都不显著。广场舞队的对立情绪也很大。并且在广场上还有一张‘王炸’——陀螺队。两支队伍的相聚,让原本就不清净的广场更添几分嘈杂。”涌泉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说,一方面是居民们对于休闲健身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小区住户队噪音扰民的投诉。同样都是居民的诉求,如何化解矛盾,既能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又可以解决广场舞扰民的情况呢?
5月11日晚上8点,记者再次来到了亚洲湾广场。并在广场上进行了噪音测试,结果在59分贝左右。据悉,之所以会有现在看到的情况,都得益于涌泉街道浦路社区对广场舞治理的“四步解题法”。
何谓“四步解题法”?第一步就是“听题”。涌泉街道浦路社区把目标锁定在收集小切口、高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哪些时段广场舞噪音扰民最为突出?各小区哪个方向感受到的噪音分贝最大?了解到存在的问题之后,社区定向调研“分题”,瞄准靶向精准施策是浦路社区走出的第二步。
和以往执法人员劝导时,舞队队员对立情绪高的情况截然不同。如今执法人员和队员们可谓是“打成一片”,他们通过“摸情况、交朋友”,同坐板凳当好“贴心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了解到需求,万事具备后,浦路社区走出了第三步——破题。在21支舞蹈队中,选出正、副队长、秘书长,建立广场文体协会,推选出“带头大哥”“带头大姐”,把分散的队伍凝聚起来,这样一来,每支队伍有了负责人,大家一同体验社区工作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共同遵守广场“盟约”——《广场文明公约》,广场上的“舞者”们就按照这个公约进行活动。
通过前期的“三步走”,广场上的各支队伍迎来了全新的转变:令人“头疼”的噪音制造者陀螺大爷、广场舞大妈“变身”广场舞文明劝导员以及调解员,作为队伍“带头大哥”“带头大姐”,广场舞队队员们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主动化身为社区志愿者、热心巡河护河员,共同维护广场环境。如果有新来的、不明情况的队员和队伍,舞蹈队队员还会主动站出来,进行劝导和教育。到如今,浦路社区针对广场舞扰民给出了最后的“答案”——共建共治共享。
通过种种方法的协调,2022年网络理政平台亚洲湾广场舞扰民投诉比2021年下降76%。从对立者到问题的协商者、规则的制定者再到文明的劝导员、热心的志愿者,舞蹈队统一了队服、队标,调低了音量,推后了开始时间,提早了结束时间,队伍分散,周末打烊,对周边居民影响变小,网络理政平台投诉明显减少,广场更加文明有序,舞蹈队和周围居民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让广场舞在跳出健康的同时也跳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