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中国》:三星堆如何造就璀璨的青铜文化?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围绕三星堆延续近百年的考古大发现
揭开了古蜀青铜时代的层层面纱
是谁造就了如此璀璨的青铜文化?
它何以成为青铜时代的文化高峰?
在抽丝剥茧的考古探寻中
神秘古蜀国的轮廓逐渐清晰
跟随《寻古中国·古蜀记》
第三集《三星夺目》
通过新亮相文物和新研究成果
感悟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绚烂繁荣
2022年8月24日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
一尊大型立人神兽
穿越3000年时光与当代人相遇
它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大动物造型青铜器
身长超过1.2米,重量将近150公斤
大嘴、细腰、长耳朵
四蹄带纹,头顶立人,胸口刻有神树
在立人的底座壁龛里
雕刻着另一个栩栩如生的微型人像
近百年来,三星堆考古发掘陆续展开
1934年,首次出土器物600余件
1986年,1、2号祭祀坑出土器物1700余件
2020年,3~8号祭祀坑出土文物1.5万余件
三星堆见证了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
娓娓讲述着古蜀文明的传奇
以及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发展
2020年伊始
一场大型综合性考古在三星堆遗址展开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科技考古
考古舱采用恒温恒湿的钢架玻璃搭建
空气调节系统实时动态监测各项环境参数
保护考古现场和出土文物
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
历时3年的精细发掘中
三星堆3~8号祭祀坑
出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珍贵文物
2022年6月14日
被誉为7号坑“镇坑之宝”的
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
终于成功提取出来
其独特造型前所未见,令人惊叹
宝物分上下两层
四角青铜龙头生动细腻
里面还藏着一件玉器
而更大的发现不止于此
宝物表面有大片丝织物残留
蜀地历史悠久的丝织工艺
拥有了更多考古实证
葵中蚕之“蜀”字
西陵氏嫘祖和青衣神蜀王蚕丛名号等传说
或表明四川是中国丝绸重要产地之一
但由于丝绸在潮湿环境下难以保存
尚未在西南地区发现夏商时期的丝绸实物
三星堆祭祀坑中的丝绸残留物
填补了以往考古发掘的空白
这些3000多年前的丝织物
也为发现古蜀文字提供了可能
为完整复原数千年前的三星堆丝绸
考古人员请来非遗蜀锦织造大师帮忙
大立人服饰获得非遗蜀锦织造大师的青睐
青铜大立人像
通高2.62米,重量180公斤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中体量最大
是当之无愧的 “铜像之王”
大立人头戴高冠
双臂呈环抱状置于胸前
赤脚站立在方形神兽底座上
身着三层纹饰繁复的精美礼服
礼服上的纹饰凸显着织绣纹样
通过测量丝绸残片经纬线的粗度与密度
研究者复原出7片薄厚不一的丝织物
并推测经纬密度大且厚重的织物
或是三星堆人书写的载体
成都蜀锦以多彩熟丝织就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汉朝在成都设立“锦官”
专门管理蜀地的丝绸织锦
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
“千载丝绸路,桃花开蜀锦”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却难阻蜀锦冲破巴蜀山峦
随着商队远销中亚并蜚声海外
这些丝织残留物
印证了蜀锦源远流长的历史
也将蜀锦和首位古蜀王蚕丛联系起来
金杖
象征着王权和神权
在这件三星堆出土的传世神器上
古蜀人采用古老并流传至今的錾刻技艺
在黄金表面不足1毫米的方寸之间
刻出两条细腻的纹路
金杖一端有着长约46厘米的三组图案
靠近杖头的一组图案
是正背面对称的人头像
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
另外两组则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
大量与鸟相关的文物
展示着古蜀人对飞鸟的崇拜
学者推断三星堆与文献记载的鱼凫相关
三星堆古城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的王都吗?
三星堆古城
据推测是3.6平方公里的三重城圈
第一重城圈位于西北
第二重城圈的南端以三星堆城墙为界
第三重城圈以大城的南城墙为界
其南部便是“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祭祀区
4号坑灰烬层最新出土竹子和木炭遗存
木材大多可提取出黄色的染料
用于祭祀活动或建造宗庙
反映出古蜀人或存在尚黄习俗
神庙里供奉着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物
古蜀人在此祭祀先祖、天地和自然万物
散发着古蜀神韵的青铜器
成为三星堆文化最具辨识度的载体
2022年6月
一尊青铜神坛
在三星堆遗址8号坑内成功提取
这座神坛结构复杂、造型精巧
下方的镂空底座上有13个小人
据已有造型估算祭坛完整高度约为1.5米
或是古蜀人想象中的人神沟通场景
通过X射线探伤机扫描神坛内部结构
发现竿与竿、竿与人手之间有着精巧设计
系采用分铸方法将各个部件分别铸造
再通过铜液铸接融为一体
古蜀人青铜铸造技术的秘密由此揭开
要打造如此数量众多的青铜器
所需铜料矿石来自何方?
研究者利用先进科技手段
对青铜碎屑所含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析
为研究三星堆铜器原料来源提供信息
《华阳国志》记载蜀地产铜
营盘山先民进入成都平原穿越的龙门山脉
产有“璧玉、金、银、珠、铜”
三星堆使用的各类原料是否取自龙门山?
研究者在成都平原附近广泛采集矿石
希望了解矿石与青铜器的关系
仔细观察三星堆文物
便会发现一个现象
玉琮极度类似良渚文化出土的同类器物
陶盉、玉璋、铜牌饰等
深受二里头夏文化影响
铜罍、铜尊等青铜器深受殷墟商文化影响
三星堆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器物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记录者
三星堆为何会消亡?
排除自然灾难等外部可能性
考古学家聚焦三星堆内部
认为可能是古蜀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也可能因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
迁都前古蜀人或将神庙中的神器分别埋葬
尽管三星堆时代落下了帷幕
然而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歇
通过三星堆遗址的大量文物遗存
我们了解到古蜀青铜时代的发展脉络
实证了古蜀文明融入中华文明的进程
期待考古人发掘出更多的实物
发现更多的故事
带我们更深入地感悟辉煌灿烂的古蜀文化
6月12日CCTV-1 22:30档
《寻古中国·古蜀记》第三集《三星夺目》
让我们踏上沉睡千年的土地
追溯那段神秘绚烂的历史
体验辉煌灿烂的古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