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黄永玉逝世丨赤诚坦荡的“老顽童”去远游了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6月14日 18:50
摘要: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上。

6月14日,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发布敬告: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tmp_file640.png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红眼蓝兔”兔年邮票,

曾引发热议

黄永玉最近一次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兔年春节来临之际。

当时,在一张标价为1.20元的邮票上,一只蓝身红眼的兔子引发网友热议。这枚邮票即由著名艺术大师黄永玉执笔绘制。

图片

《癸卯年》特种邮票图之一,图据网络

中国邮政官网发布的文章介绍,《癸卯年》特种邮票是中国生肖邮票第四轮中的第八套。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第二枚名为“同圆共生”,描绘了三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灵动、生机与温情,背景衬以“玉兔捣药”纹饰,表达了祈求平安健康、人民幸福的真挚愿望。

“我觉得这只是按他(黄永玉)一贯的创作态度画出来的作品。”国内一知名插画师表示,在他看来,黄永玉的作品表面上看着不够唯美,但是里面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和坦诚的人生态度,用幽默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同时,他也表示,黄永玉的该枚邮票作品是绘画性的、是讽刺漫画和国画小品方向的,“更主要的是,它是一件商品,意味着不需要被强推着让每一个人都接受和消费,消费者是可以自主选择的。”该插画师说。

“我活得这么老,

常常为这些回忆所苦”

黄永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木刻创作,后拓展至油画、国画、雕塑、工艺设计等艺术门类,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套色木刻《阿诗玛》和猫头鹰、荷花等美术作品。他设计的猴年邮票更是广为人知。

tmp_file640.jpg

黄永玉是湘西凤凰人,著名作家沈从文是他的姑表叔叔。其祖上是拔贡,祖传砚田耕种,有着读书人的家传。因家庭变故,12岁的黄永玉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厦门集美学校求学,不久抗战全面爆发,黄永玉开始了一个人的漂泊,他说自己“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跟着老百姓躲日本人,在闽东南流浪,用脚走过千里万里;他当过瓷厂小工、戏剧宣传队美工、美术教员、文化馆干事。紧急的时候,靠着一手“剪影”功夫挣到了饭资,也交到朋友。他三次从日本人的炸弹下捡回性命;为了生存,险被抓“壮丁”。多年前,一位长者就对十几岁的黄永玉说过:“英国小说家迭更司的小说,取名《块肉余生记》,写一孩子成长的复杂故事。我觉得这书名送给你更为合适,你才是货真价实的‘块肉’。”(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早期被译为《块肉余生记》,“块肉”有“孤儿”之意。)

始终,黄永玉的行囊里总背着书籍。因为热爱木刻,像找到父亲一样认准了“木刻工作者协会”,以此结交气味相投的朋友。他在闽赣地方认识和神交了一批木刻家漫画家诗人报人读书人,也在这里遇到了一生的爱人梅溪。

“活得这么老,常常为这些回忆所苦”,黄永玉的人生跟时代和历史紧紧地缠绕。在《走读》里,他有一段自况:“我也不清楚,一辈子不晓得从哪里得到和敏悟。上当倒霉之后不叫痛,不骚心,甚至不当是一种教训,把自己的傻行当作笑料去取娱朋友。更不做借酒浇愁的类似表演,让朋友来分担我的小小疼痒。”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无愁河”三个字的来历。

mapj20236141811241202959.png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中卷)》,黄永玉 著,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9月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第一部《朱雀城》出版时,他给读者的献词是:爱,怜悯,感恩。这也是他写作《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题旨。

虽以木刻和绘画赢得巨大声誉,黄永玉却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他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诗歌作品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后来他在回忆沈从文的文章里说:“要写历史,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

“要开心地干活,

不是马虎应付别人地干”

2023年1月,黄永玉亲自修订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由作家出版社再次出版。每篇文章均配有黄先生所绘的油画、水彩等,总计70幅。部分画作首次收入本书。该书是黄永玉上世纪90年代旅居欧洲写生作画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已出版三十余年。《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再次出版,黄永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开心地干活,要有分量地,要认真地,不是马虎应付别人地干。”

图片

全书分两辑:《沿着塞纳河》《翡冷翠情怀》。跟随黄先生的笔触,我们可以欣赏到别样的艺术景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菲埃索里山、达·芬奇纪念馆,以及爱伦堡回忆录中提及的洛东达咖啡馆,咖啡馆附近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圣母院不远处的大屠杀纪念馆,埋葬梵高兄弟的小镇和墓碑,但丁的家和但丁见到比雅特丽丝的圣三一桥,等等等等。作者敏锐细致,富于幽默感,将旅途中遇到的奇情趣事、与旅居地人们的有趣交往描写得活泼生动,引人入胜。从街道到城镇全景,从文化到市井民风,从建筑到风物风情,从名人到普通市民……俱在黄永玉的绘画与文字里散发着鲜活的气息,堪称一卷认识欧洲人情世相的心灵地图。

如果把黄永玉的人生想像成一部书,那一定是充满奇异图画的绘本,主题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孩子在时空隧道里的世纪大冒险。旅途中有兵荒马乱,颠沛流离,也有陌生人的嘘寒问暖和智者的善意点化。山河风云,映入他的眼眸,草木走兽,在他笔下摇曳生姿。野孩子在冒险中成长为英雄,他过关斩将的三个法宝是,尽最大可能做自己,不遗余力地爱这个世界,在最黯淡的日子也对未来怀有希冀。

资料来源:中新闻、央视新闻、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