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巴山蜀水物华新③|滴滴酱油香,调出乡村振兴幸福味道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6月22日 09: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来到四川考察,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在四川山水间、蓉城大地上镌刻了领袖的光辉印记、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看度新闻特别推出“巴山蜀水物华新——沿着总书记的四川足迹”主题采访报道,看四川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关怀和嘱托落到实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第三期,我们走进成都郫都区战旗村,感受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人口从1774人增长到4493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机械化90%;村集体资产从4600万元增长到超过1亿元,集体收入从460万元增长到68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到3.85万元……这是战旗村五年来取得的成就。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调研基层组织建设和振兴乡村产业发展,赞扬战旗村“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殷切嘱托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五年来,战旗村牢记嘱托,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基础上,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融合发展,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f3dec940906b426e80a682cd7e7d7515.png

酱油成就梦想

“小作坊”变为“大产业”

“要大瓶还是小瓶?”“来,这两瓶是你的”,近日记者在战旗村酱园坊见到刘畅时,他正忙得热火朝天,去作坊打酱油也是三步并作两步跑。

1989年出生的刘畅,大学毕业后曾在成都从事印刷、销售等工作,2017年随妻子来到战旗村时,听说村里要打造乡村十八坊,恰好老丈人也有做酱油的传统手艺,刘畅便决定留在战旗村开了一家酱园坊。当时刘畅和合作伙伴估算了一下,开酱园坊前前后后需投入50多万元,但当时自有资金只有20万元。得知他们的困难以后,村里积极协调,最终帮他们在银行办了低息贷款。

5e28b2dab84146a08ddf6a0a7ad30313.png

除了帮忙解决资金问题,针对在本地自主创业的村民,战旗村还给予了减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刘畅说,酱园坊如今使用的房屋就是村上提供的。

2018年8月,包括酱园坊在内的文旅综合体乡村十八坊开街,这种“前店后厂”的运营模式,能让游客近距离参观工艺生产过程。“做酱油要经过蒸煮、摊晾、制曲、发酵等多个环节,游客能现场参观这些制作步骤,也可以把刚刚从大缸里面打的酱油买走。”刘畅介绍,这些“儿时味道”让很多中老年游客赞不绝口。

随着口碑逐渐传开,酱园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最高一天能卖掉1000瓶,“这肯定比在外面打工强呀,父母妻儿都在身边,家庭和事业都兼顾了”,刘畅开心地告诉记者。回乡创业5年来,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腰包越来越鼓,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目前正在计划扩大酱园坊规模,他希望能趁着大好时光,在战旗村的广阔天地里大展拳脚。

c0ea1b30f1724c7db239cfa981f3ccb6.png

5年前,乡村十八坊的策划理念是通过展示乡村工匠的传统工艺来吸引游客,让“小作坊”变为“大产业”。5年间,酱园坊、布鞋坊、辣椒坊、香油坊、麻花坊、豆瓣博物馆、唐昌土板鸭……各个坊间的生意红红火火,乡村十八坊也成为战旗村的一张旅游名片,“小作坊”变为“大产业”的设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发展创造岗位

让年轻人返乡更有底气

作为全国知名的“明星村”,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到战旗村旅游、考察、研学。这些源源不断的客人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战旗村的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战旗村工作,除了回乡创业的刘畅,杨文琦也是其中一位。

b25653edeb6c437b9d8e00961352850f.png

今年24岁的杨文琦是土生土长的战旗村人,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村里的台丽庄园工作。“其实也想过毕业后出去闯一闯,但看着家乡越来越好,就忍不住回来了”,杨文琦介绍,她现在每天朝九晚五,走路7分钟上下班,是不少同学羡慕的对象。

据杨文琦观察,十多年前战旗村80%-90%还都是老年人,豆瓣厂里的工人也都是上了年纪的嬢嬢,但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少年轻人回到了村里。“现在村里和以前不一样了,年轻人可以创业开店,也可以在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台丽庄园这些地方上班。”据统计,战旗村已经实现80%的村民本村就业。

这些回乡的年轻人,也给战旗村带来了变化。杨文琦正在为本地开发一些新的研学旅游方式,刘畅改进了酱油生产方式,使其更加标准化,还与抖音红人合作,创新销售模式,他们都在自己领域为战旗村注入新鲜活力。

庄园联动村落

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记者来到杨文琦所在的台丽庄园时,发现这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庄园中,来自各地的培训团队在交流乡村振兴经验,村民在大棚中侍弄刚刚引进的冰淇淋红薯,工人们在对园区环境进行升级改造……整个庄园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乡村的田园野趣触手可及。

台丽庄园于战旗村去年引进,是集农业科技观光、研学体验、会议服务、科技农业产业孵化、乡村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农旅项目,“之前我们在与战旗村合作非遗项目时,就被这个地方敢为人先的精神所感染,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发现这里大有可为”,谈及项目为何落地战旗村时,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璐这样回答。

786b1378f75645acb09366ba1995e257.png

作为一家台资企业,台丽庄园积极响应成都市强化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加强现代化农业装备研发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号召,依托台湾蝴蝶兰优质品种,打造国际兰花研究中心,发挥“精致农业”优势,引进台湾冰淇淋红薯等。同时将原本布局在沿海地区的“全球兰科种源基因库”落地战旗村,研发团队也将进驻台丽庄园,把大棚从观光体验型项目升级到科技研发型项目,通过旅游业态升级和农旅学研销结合,让科技赋能农业,孵化农文旅企业,打造“海峡两岸农旅融合产业样板”。

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詹皓淳介绍,目前台丽庄园大部分员工都是战旗村人,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高新农业技术发展,实现公司与战旗村的双赢。

乡村十八坊、台丽庄园只是战旗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五年里,战旗村还相继建成了乡村振兴学院、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壹里老街等新产业地标、新文旅场景。这些场景让游客们有了更多消费选择,也让村民们有了致富的新思路。

152916e3721d49bea0d83606eeb11f5a.png

五年里,战旗村新增11家民宿、14家餐饮、50个特色商品经营服务,每一个数字背后,不仅代表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更意味着家门前的就业、农民的增收。

五年前,总书记在战旗村手拿象征着有人、有房、有田的“福”字留影,五年后,这个“福”的内涵还在延伸。

战旗村党委书记高德敏介绍,村里的行政管辖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旁边的金星村已被优化调整合并到战旗村。目前,战旗村正在整合资源,做好村庄规划与片区规划,通过村民居住环境改善计划、人才聚集计划、村民增收计划、村庄治理计划等一揽子工作,让原金星片区散居区域在生产、生活、生态上彻底改变,让“新老战旗人一起发展”,让战旗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让村民脸上笑容更多、日子更好。

如今,以战旗村为引领,包括邻近的火花村、横山村、鸣凤社区、文昌宫社区、翰林社区在内的乡村振兴六村连片示范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示范区将以建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村的天府样板为目标,致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乡村样板。

57fe1e31c36a4818a7da034119d1fad3.png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旗村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里,展现着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我们相信,有战旗村人的共同努力,乡村振兴大路上的“战旗”将高高飘扬。

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