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广元青川:全力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 连夜转移无人伤亡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6月19日 21:03

“泥石流可能要来了,请立刻跟随我们转移。”2022年7月13日晚,广元市青川县普降暴雨,茶坝乡的干部们顾不得大雨滂沱,挨家挨户的叫起青新村群众连夜转移。14日凌晨,滚滚泥流从山沟里奔流而下,大片土地被掩埋,没有出现一例群众伤亡。

近年来,广元市青川县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坚持以最实作风、最严举措筑牢工作防线,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和避免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查漏补缺

聚焦薄弱环节深入排查隐患

今年汛期来得早、来得猛、来得快,据预测,降雨落区与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灾区高度重叠。

“这两天有雨,你们那儿是什么情况?”5月30日一大早,青川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电话询问该县大院回族乡滑坡点监测人员罗汉贵对滑坡点巡查情况。

“入汛以来,地质灾害防治进入重点防范期,我每天都要对滑坡点进行多次巡查、监测,并及时做好记录与反馈,遇上下雨天,更是密集监测两次以上,现裂缝无明显变化,下一步,密切跟踪天气、雨情,盯牢地灾点、河道等重点部位,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罗汉贵说。

罗汉贵每日都要前往滑坡点进行巡查,翻开他的巡查记录本,上面细致地记录着每一次巡查、监测的结果。

进入汛期以来,在青川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山洪预警信息平台,24小时监管着全县境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山洪灾害危险区,通过平台科学分析雨水情,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

目前,青川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49处和山洪灾害危险区240处,青川县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在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了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专职监测员各1名,并要求每个点位制定专项防灾预案,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11eb9f1421b8ad3bf3e748fc629111a.jpg

预防为主

突出预警预报推进关口前移

“各位乡亲,房后山体要滑坡了,请大家立即疏散转移到临时避险安置点。”5月,地质灾害转移避险演练在全市同步开展,704个地灾隐患点、5094户、30451名群众参与演练。

“从以往的被救变成了自救。”这是参加演练的村民的共同感受,演练中,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山洪暴发灾害,村民们互帮互助、相互告警,在预警转移责任人的组织指挥下,沿预先制定好的撤离路线迅速有序转移到了避险安置点。

“让基层群众知晓地质灾害发生后该如何逃生、如何避险、如何自救,提高群众临灾涉险的防范应对能力。”广元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定期的开展灾害逃生演练,群众思想意识会逐步提高,会积极应对,主动撤离。

在青川县凉水镇养老院培训教室里,83岁的友谊村村民赵万柏正和同伴一起听工作人员讲解保健知识。2020年,因受地质灾害威胁,独居的他从老屋搬到了镇上的养老院。

“青川地处龙门山地震带,多发地质灾害。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临灾避险时紧急转移困难,按照本人意愿,如今已有19名独居老人在这里长期养老和避险安置。”凉水镇镇长王自怡介绍,这里同时也是应急避险转移安置点,可容纳100人集中安置。

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在2022年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中,青川县“7·14”青新村泥石流避险案例榜上有名。

去年7月14日3时40分左右,泥石流突袭该县茶坝乡青新村水口社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100万元。由于巡查到位、预警及时,提前转移避让安置到位,受威胁的6户18人成功避险。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广元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元建立了地灾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压实“监测、预警、处置、反馈、检查”各环节责任,确保“叫应”防灾人员、“喊醒”受威胁群众。

未雨绸缪

着力提升基层应急救援水平

前不久,青川县新建成的关庄中心消防救援站正式挂牌成立,承担关庄、凉水和房石等乡镇的火灾扑救、消防执法和应急救援等工作。该消防救援站目前已到岗15人,统一设置“一站一点”(应急服务站、物资储备点),并对工作职责制度、标牌样式、宣传阵地、救援队伍服装等进行规范统一。在设施设备方面,建立了应急指挥室,配置有广播等设备,后期计划建立覆盖全域的图像监控设备。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升基层应急响应能力,青川县完善应急体系,多措并举,先行先试。竹园中心消防救援站的提档升级、谋划青溪、木鱼片区中心消防救援站建设……青川县不断推进着乡镇片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

为降本增效,以实现“机构融合、资源整合、数据聚合”为目标,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协调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实施“五控一体”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青川县将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护林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同时积极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为乡镇和重点涉灾部门配置天通一号卫星电话35台,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处置等工作列入网格化服务管理重要内容,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该县现已建成应急队伍22支,专业应急救援队6支,政府专职应急救援队伍4支,另组织乡镇组建了不少于20人的乡镇应急队,目前全县20个乡镇全部完成队伍组建。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27个,采购储备价值47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全县20个乡镇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规划确定应急避险场所33处,并在乡镇密集场所新增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基层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