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疾控重要提醒!这种“螺”请勿食用 当心感染寄生虫
夏天的夜晚如期而至,热闹的夜宵摊成了城市的焦点,烧烤、小龙虾、“炒田螺”......解锁着夜宵流量密码。不过,四川省疾控部门提醒,在享受夏日夜宵时,一定要注意,别错把福寿螺当田螺,否则将引起严重的后果。
四川省疾控中心寄生虫预防控制所的专家介绍,福寿螺作为“不速之客”,体内携带大量寄生虫,一旦误食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轻则发热、头痛,重则昏迷甚至死亡。当前,福寿螺已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
这是某饭店出售的“炒田螺”,里面几乎全是福寿螺,如果没有煮熟,食入后感染风险极大。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四川省在2020年曾报道过两例因生食福寿螺引起的本土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两名儿童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昏睡等症状。经问诊,孩子的家人为给他们治疗流鼻血,按照民间土方,抓来田中的大螺蛳给孩子生食。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两个孩子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疾控专家介绍,如果近期(通常为1个月内)有生食或半生食或接触过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蛞蝓等软体动物或者淡水虾 、蟹、鱼、蛙等水产品,且伴有发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直、躯体疼痛等症状应怀疑感染。
然而,福寿螺和田螺外形相似,普通市民一般都难以区分,该怎么辨别呢?
疾控专家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分辨要点:
1、田螺体型较小,多数1cm左右,福寿螺要大很多;
2、福寿螺锥尾短、平,田螺锥尾长、尖;
3、福寿螺可以产出粉红色的卵。
如何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
1、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螺类(尤其是福寿螺、褐云玛瑙螺)、蛞蝓(俗称鼻涕虫)、淡水虾、蟹、鱼、蛙等。
2、不喝生水,生食蔬菜、瓜果要洗干净,因生食被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饮用含幼虫的生水也可感染。
3、避免直接接触螺类、蛞蝓等,接触后应彻底洗干净手和用具,根据文献报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以经皮肤主动侵入宿主。
资料来源:四川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