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十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在蓉开幕
6月30日,第十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成功启幕。活动由中国国际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都市委员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国际商会承办。
为期2天的会议期间,除了举办开幕式、中欧经贸合作工商论坛外,还陆续举办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合作(成都)大会等10余场会议论坛,来自中欧各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世界500强企业家等600余名嘉宾及代表齐聚成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与会,并聚焦了中欧双方碳中和、新能源、数字经济、职业教育、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并通过欧洽会打造的对欧合作国家级平台,共同展望中欧贸易合作前景、共享中欧投资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和红利。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作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参与最广泛、中欧交流规模最大的投资贸易和技术创新合作盛会之一,迄今为止,欧洽会已经成功举办十六届,累计吸引12000余家中欧企业参会,成功安排企业配对洽谈29130余场次,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3211项,并已被打造成为中欧信息交互、贸易合作的国家级窗口平台。
在当天举办的中欧经贸投资推介洽谈会上,来自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欧洲国家的使节代表,以及中方企业和政府代表将对目前的中欧投资贸易环境进行推介。此外,15个欧洲国家的80余家企业与110余家中方企业,将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进行一对一项目配对洽谈。“为确保配对的准确性,挖掘更多的合作可能,参加洽谈会的机构和企业通过欧洽会官方平台发布了相关项目合作需求,需求信息涵盖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能源、环保、汽车、物流、生物医药等相关行业和领域。”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期以来,中国与欧盟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据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欧中货物贸易总额达8563亿欧元,较2021年增长约23%,创下新高。作为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特大城市,2022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346.4亿元、增长1.6%,其中对欧盟进出口1209.7亿元,欧盟成为成都外贸进出口的前三贸易伙伴之一。
2019年,欧洽会永久落户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目前,已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项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西部协同中心、百事全球业务服务中心、宝马初创车库-阿里云创新中心等多个商贸类、交往类、服务类重点项目入驻中国—欧洲中心。新形势下的“中国—欧洲中心”,正以“对欧商贸中心、交往中心、服务中心”为核心功能定位,打造国家级对欧开放合作平台,将成为中欧各行业领域高级别对话交流活动的承办地、中欧有关官方机构和非官方组织机构的常驻地。
“欧盟市场的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在欧盟中国商会秘书长方东葵看来,“机遇”就在于中欧绿色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企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系统、新能源电池等技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在欧盟市场“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