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被要28.8万元彩礼写信给县长求整治,关于彩礼你需要知道的法律知识→
近日,甘肃庆阳,据镇原县人民政府官网,一网友通过“领导信箱”请求县长整治当地高价彩礼。
该网友自称是在校大学生,其在留言中表示自己跟镇原县一名女生相识一年,“互相很喜欢对方”,但在将谈对象的事告诉双方父母后,女方父母表示本县最低彩礼28.8万元,且“没说要不要车和房的事”,与自己所在县12万多元的彩礼相差较多。该网友恳请镇原县用强有力的态势整治高价彩礼,“这样可以造福多少家庭和像我俩这样的情侣”。
当地县委宣传部回信表示:经调查核实,近年来我县婚嫁彩礼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将以这次信访事项为切入点,强化工作措施,有效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
公开资料显示,镇原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部,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扶贫困县和六盘山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辖总户籍人口52.07万人(其中户籍乡村人口42.48万人,农业统计乡村人口46.34万人),常住人口35.7万人。202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3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6.7元。
2022年5月,镇原县曾发布“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倡议书。该镇党委、政府在倡议书中呼吁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正确婚恋观念:“每个家庭和青年男女都应尊重客观实际,不拿金钱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不把仪式和婚俗作为衡量婚事的标尺,不要让高价彩礼绑架了美好婚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坚定信心、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破除低俗奢华攀比的陈规陋习。”
据镇原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11月报道,镇原县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目前完成了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的“一约四会”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红白喜事的“三个意见一个办法”,建立了“婚丧事简办承诺书”制度,严格落实红白事宜备案、适婚青年及婚介人员登记管理等制度,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该县成立了镇原青年婚恋服务中心,在各乡镇建立了婚恋服务站,利用“七夕”“国庆”等重大节日,策划举办“倡导文明新风·抵制高价彩礼”集体婚礼4次,单身青年联谊活动10余次等。
那么,彩礼究竟是啥?法律对彩礼有什么规定?哪些情况下彩礼需要返还?关于彩礼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请来成都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法治工委副主任、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王劲夫律师为大家解答梳理。
民法典禁止收取彩礼吗?
王律师:民法典并没有明确禁止收取彩礼。但是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根据民法典第1042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另外,法律并未对婚嫁彩礼有明确数字和范围的规定。在实践中,也是根据地方习俗和经济条件来商定的。
彩礼归谁所有?
王律师:彩礼性质是附条件的赠与,是男方为达成结婚目的而赠与女方的,因此,无特殊约定,彩礼应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而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因此,彩礼属于女方婚前财产。
什么情况下需要返还彩礼?
王律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10条的规定,存在以下情况,男方可要求女方要返还彩礼: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什么情况下彩礼不能返还?
王律师:彩礼在我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司法实践中,关于彩礼的纠纷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存在以下情形不能要求返还彩礼: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资料来源:镇原县人民政府官网、澎湃新闻、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