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大运会开幕在即!成都众多文旅项目陆续“上线”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7月06日 15:57

在大运会开幕之际,成都众多的文旅项目将陆续上新。据悉,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东华门遗址公园、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川剧艺术中心等众多文旅项目将陆续上线。大运会前,东华门遗址公园南侧外场遗址将与公众见面;成都大运会博物馆预计将在7月25日正式开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项目预计将于成都大运会开幕当日,7月28日开馆;川剧艺术中心即将迎来首演。

据了解,成都文旅集团正在持续推进成都公园城市教育实践基地、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公园、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等7个市级重点项目,加紧推进宽窄二期等27个产业投资项目。

640.jpg

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效果图

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展示区域近期呈现

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正在加快推进工程,目前,东华门遗址公园南侧外场,唐五代建筑基址、明代水渠、隋代摩诃池拼花石子路等遗迹已露出“真容”。

QQ截图20230706100645.png

据介绍,以上世纪80年代的体育场馆原结构空间作为过渡,遗址分体育场内外两个部分,外场呈现历史厚重与沧桑感,保持遗址的古老与原真;内场主要凸显的现代感,让观众有一种古今的“穿越感”,身临其境感受成都千年的文化积淀。近期将开放的南侧外场区域,将呈现唐五代建筑基址、明代水渠等重要历史遗存。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包括场馆顶棚改造、场馆外立面改造及光彩工程、场馆内部空间改造、外场遗址本体保护及展示利用、内场遗址本体临时保护、总平景观工程;二期包括内场顶板、历史文化展厅、遗址配套、内场文物保护及展示展陈。

QQ截图20230706100834.png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预计7月25日正式开馆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全面介绍了大运会的历史以及中国与大运会的渊源。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中,目前已经收集到的各类实物藏品有1000余件,以及各类图片、影像及电子文档近80000件。

640.jpg

据了解,展馆内还展出了2001年,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北京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09年在哈尔滨举办的大学生冬季运动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以及即将举办的成都大运会的相关珍贵藏品,不仅让公众了解大运会的整个历史,也了解大运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640(1).jpg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预计7月28日开馆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投资14.33亿元人民币,位于三星堆博物馆内,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是现有展馆的5倍。新馆共6个常展厅和3个临展厅,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

640(2).jpg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效果图 中建西南院供图

据了解,新馆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核心设计理念,突出“协调性”“消隐性”“实用性”三大特点,统筹考虑与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园区的关系,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博物馆群落。此外,新馆将具备智慧博物馆功能,藏品将突破时空限制,内容更加丰富,展陈方式更加多元,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灿烂的古蜀文明。

焕新后的川剧艺术中心即将迎来首演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位于锦江区华兴街,是由政府出资、主持修建的国内第一家以川剧命名、以戏曲演出为主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是成都市川剧院文化产业基地和川剧表演、研究、保护、传承发展中心。据介绍,改扩建后的川剧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2864平方米,整个项目在保留原有锦江剧场的同时,东西两侧分别新建了两栋三层建筑,通过架空廊道横跨老剧场,使整个项目连为一体。其中,西侧包括传统川剧表演小剧场、川剧博物馆、排练厅及办公区;东侧包括川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区、悦来茶园及包间、川剧音像制作室、川剧阅读试听室、川剧信息传播中心、川剧艺术策划中心、演员接待中心等。

QQ截图20230706101207.png

川剧艺术中心在焕新后,“颜值”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其主体建筑挂有33条不锈钢材质勾编而成的“纱幔”,看上去飘逸朦胧,增加了诗意的美感。在这里,除了“颜值”提升,功能也进行了提档升级。川剧艺术中心在升级改造中,按照川剧专业演出的声学、舞台要求设计,对剧场内部舞台与座椅进行了全面翻新,舞台上设置了LED双屏,音响设备也全面升级。

除了在大运会期间上线的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东华门遗址公园以及川剧艺术中心以外,还有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和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核心场馆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在年底陆续完工。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今年年底前全面呈现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是规划建设的重大城市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据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位于成都市三环路西四段东侧、摸底河北侧,旨在打造集文商旅体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地标,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满足市民高品质文化消费体验需求。

QQ截图20230706101754.png

“项目设计灵感来自于金沙文物的浪漫形态,通过抽象进行表达。建筑表皮从金沙文化中提取灵感,将文化元素编织进建筑之中。钛金色的金属百叶为建筑编织一张金色的面纱,金属板流动的线条与玻璃形成虚实对比,隐喻‘金文化’和‘玉文化’,表达‘金玉呈祥’的美好愿望。”据该负责人介绍,项目定位为高端现代化演艺场所,是四川省面向公众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金沙旅游线路的特色人文景观,将有机串联金沙遗址公园等旅游沿线景点资源、各游憩单元、自然及人文景观,将加快促进成都旅游上档升级,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综合效益。

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项目总体施工形象进度完成约90%,其中主体结构、剧场钢结构、钢结构城市雨棚、屋面工程、粗装修已全面完成,城市地标形态初步呈现。目前,正在推进室内精装修、综合安装及消防工程、舞台机械及配套工艺、总坪绿化等施工工作。“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加大人工机械投入、延长施工时间等措施,全力推进室内精装修、舞台机械及配套工艺安装等建设,力争在12月底完工。”现场施工负责人高峰表示。

世园会主会场核心场馆全面封顶

“整个世园会主会场核心场馆包括综合服务馆、主展馆、散花楼、天府人居馆和植物馆,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米,历时100多天建设,目前,已经全部封顶。”据悉,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植物馆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这标志着整个世园会主会场的核心场馆全面封顶,迈入了崭新的建设阶段。

1688434715574.png

主展馆效果图

目前,世园会综合服务馆二次结构已完成100%,装饰装修已完成30%;主展馆二次结构已完成70%,装饰装修已完成10%;散花楼二次结构已完成60%,装饰装修已完成20%。接下来,项目将全面进入装饰装修及机电安装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10月完成幕墙及屋面工程施工,12月完成装饰装修施工、设备安装调试。

1688436139251.png

综合馆效果图

“每个场馆都不一样,都是异形结构,这也给我们的建设提出了挑战。”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以“天府花谷·世园新城·绿轴引擎”为总体定位,描绘芙蓉绽放的大地景观。为了契合整体定位,各个核心场馆在设计上也颇具特色。据陈鹏介绍,仅在前期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便先后组织进行了主展馆双曲面钢网架+混凝土组合楼板壳体施工、散花楼屋面结构外挑、天府人居馆双曲面混凝土斜屋面施工等各类技术攻关。

除综合服务馆外,项目其余场馆均包括钢结构框架和钢网架屋面。截至目前,已累计使用钢结构8000吨。过程中,项目借助智慧化,大量采用了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钢结构顶(提)升施工技术,保证了设计效果。

资料来源:蓉城政事、川观新闻、成都日报、央视新闻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