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为生活增色”——国民音乐教育大会7月燃动蓉城
由中国乐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华夏未来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Conference,以下简称“大会”)于2023年7月9日-11日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扩大音乐人口 提高全民艺术素质
继在北京、上海、天津成功举办五届后,被誉为“音乐教育全运会”和“中国音乐教育风向标”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于2023年首次落地蓉城。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学乐器,为生活增色”。这源于中国乐器协会提出的长期目标:“乐器成为家庭的标配、音乐成为生活的刚需”和努力推动“乐器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行动计划以及“每个人一生学会一件乐器、每个家庭一年听一场音乐会”倡议的持续助力。
凝聚业界视线 共享先进教研成果
三天会期内,大会汇集156位享誉业界的音乐教育专家,呈现逾113场主题讲座、高峰论坛、音乐教育工作坊和成果展演,集中展示众多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乐器、教材、教学设备,吸引近1000位一线音乐教师、音乐教育科研工作者、艺术培训机构从业者、琴童家长及其他音乐教育行业相关人士到场交流。活动场次和嘉宾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大咖齐聚蓉城,打造年度音教盛宴
今年大会将延续“1+2X”的结构模式,在内容设计上兼顾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大教育,在嘉宾邀请方面,遵循依承知名+实用、全国+四川的原则,所邀嘉宾既有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也有活跃在教育一线的优秀基层教师。
今年的大会可谓专家云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包括吴斌、周海宏、郑莉、卞留念、杜亚雄、吴迎、杨鸣等众多知名专家都将出席大会。在 7月9日的全体大会当中,周海宏教授的主题发言聚焦“器乐合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吴斌老师领衔的主题论坛“音教三人行”聚集了老、中、青三代音教工作者,围绕着“乐器进课堂的方法与途径”展开互动交流;专家讲座有吴迎教授的“钢琴教学示范课”和杜亚雄教授带来的“如何让古琴走进中小学课堂”;中央音乐学院刘刚副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陈蓉副教授分别带来两场互动教学。另外,第一天的大会中组委会还安排了教育论文和成果展演颁奖、“国产名牌乐器鉴赏音乐会”以及爱心捐赠和“拾光”音乐等环节,充分彰显大会的公益属性。
万叶杯论文评选 持续提升大会学术水平
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与《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万叶杯”论文(教案)征集评选活动获得良好反响,引起了国内音乐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2023 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将继续举办“万叶杯”论文(教案)征集评选活动,并且现场进行优秀论文的宣讲和点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基础音乐教育一线教师、教研员,学前音乐教育师生,以及社会音乐教育相关从业人员,将就国家美育政策回顾与解读、学校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音乐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构建、音乐教育理念创新与学科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课程设置与教材体系构建、钢琴教学理论与方法、钢琴表演与实践、声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声乐表演与实践等议题展开研究。
银发音乐教育专场 引领老年学习新时尚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促进银发消费、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关爱老年群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认知功能的提高,对预防老年痴呆和记忆力减退也有一定的作用。学习乐器可以与其他中老年人建立社交关系,增加交流和互动机会,他们可以参加音乐班、社区乐团或音乐社交活动,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兴趣,建立新的社交圈子,促进社会参与感和幸福感。今年大会首次设立“银发音乐教育”专场,共设立口琴、手风琴和电吹管三个门类,邀请名师进行讲座,同时还有示范团体现场演奏,以更加适老化的方式培养中老年群体学习兴趣,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中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本次活动,组委会还联合“国药前景”集团邀请资深口腔专家李欣,从口腔保健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云集川蜀名师 彰显天府文化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会首次在成都举办,邀请了诸多成都、重庆以及四川周边地区的名师参与到教育大会当中来。比如四川音乐学院为本次大会贡献了多位讲座嘉宾,包括王雁教授、雍敦全教授、黄静副教授、民乐系的石磊、戴茹、沈非、焦力、青年教师黄雪颖、易丹、唐梦妮、康涛、张诗琪等;另外,还有来自重庆的西南大学文思隆教授、陈若旭副院长,西南民族大学的陈缨教授、绵阳师范学院的王小明教授以及曹安玉、李萍、徐伟、胡苹等多位成都、重庆等地的音乐教研员和资深音乐教师。大会将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请到成都,同时也充分结合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即展示了四川当地的音乐教育成果和水平,也促进了同行业间的交流,惠及了当地的基层音乐教师,“国民音教大会”异地办会的目的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