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吉林浮桥案引争议 “违法桥”“合法桥”谁说了算?

来源:看度新闻 2023年07月10日 12:58

“吉林村民私搭浮桥收费,全家10余人被判刑”,这样的判罚于情不合、于理相违,与法相悖!主审法官孙利去年已被免职,但又被曝出,曾冒用他人名字上大学、参加工作。网友质疑,通过违法手段在高考中获得便利,这样的人怎么还能从事法律工作?

吉林浮桥案引发舆论关注后,当地相关部门曾出面回应了网友的几点质疑,不过也有专家一一进行了反驳。首先是从法律上来看,寻衅滋事罪试用不当。法院认为黄某收过桥费的行为属于强拿硬要,然而在总计52950元的过桥费中,被收费最多的村民李某某,拿到了法院返还的2万元后,又把这笔钱还给了黄德义。因为李某某认为,“他搭这个桥,确实给咱带来了方便。”而黄某自己也说,收费只是为了收回他在焊船体、搭建上投入的13万元成本,并且从未强制。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当地多位村民和村干部的证实。既然缴费纯属自愿,也就不可能属于强拿硬要。否则,所有的收费,甚至包括公众号的打赏、朋友圈中的募捐都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其次,尽管私搭浮桥可能存在环境破坏的问题,但根据相关条款,即便认定属于违法行为,最严重的法律后果也只有行政处罚,而无刑事责任。况且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黄某的初衷并非恶意,他只是为了满足当地村民的出行需要。而据媒体报道,自2018年浮桥被强拆之后,当地农民的出行难仍然始终没能得到解决,这么一拖就是五年。

“违法的桥”被拆了,“合法的桥”又迟迟不修,老百姓应该怎么办呢?法律的价值观本身来源于民众朴素的道德期待。正因如此,司法不该背离人之常情,世之常理。对此,你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