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园亮点多!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最佳游览路线是→
7月20日,在成都的核心区域天府广场一带,一张代表成都历史文化的新名片——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今日开园 哪些点位值得打卡?
2013年8月,成都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进行中,发现了一处7.5亩的重大古代遗址,其中包括唐代建筑基址、明代蜀王府和人工河遗址,以及此前存在于文人诗词中的摩诃池遗迹。次年,这处遗址被命名为成都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
随着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的开放,遗址的神秘面纱正式被揭开。在外场区域,共设“壮丽威仪”“水殿风来”“天府之中”三大展览单元,对考古遗存进行了全面解读,通过展示牌将遗址背后的时代背景、细节构造和人文故事娓娓道来。同时,还设置了数字语音导览,扫描展示标牌上的二维码,即刻聆听着每个遗迹点位的详细讲解。
在外场南侧区域中,结合国际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手段,东华门遗址主要采用了遗址原状展示和模拟展示两种方式,明代水道作为原状展示的一大亮点遗迹,在经过千百年的土壤埋藏下,依旧保持着原有结构模样,带给我们对于古人智慧和技艺的深深震撼。
类似于摩诃池隋代池岸护堤、隋代拼花石子路、唐代水井等重要遗迹,则通过模拟展示的方式,对遗址进行回填保护之后,在遗迹上方以相似材料和原材料、原工艺对其真实状态进行科学复原。
遗址外场南侧区域精心设置了完善的游览线路、服务设施和历史遗迹引导系统点位地图示意、停车场及出入口的地图指引、卫生间的位置示意,更有全面贴心的导览,一系列服务都能够在东华门遗址公园小程序中一触实现。
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的最佳游览路线:从东华门遗址公园西南侧(人民中路)进入园区,先参观总体介绍展牌,并依次按照“壮丽威仪——明代蜀王宫苑”,“水殿风来——唐宋摩诃池畔”,“天府之中——秦汉城市原点”的展示单元顺序进行参观。
东华门的前世 成都城的历史
在游园打卡之前,不妨先听听它的故事。
2013年以来,东华门遗址发掘面积约50000平方米,发现了自秦汉三国、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2000多年的历代文化遗存。此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镌刻了成都2000多年的城市印记,也浓缩了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
公元前311年,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与初代蜀郡守张若一同,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第一座城,这也被认为是成都城市史之始。其郡守府就设置在了今天东华门一带。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也是一位蜀郡守。治水时,李冰还打造了五枚石犀,《蜀王本纪》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在市桥下,二在渊中,以厌水精。”2000多年后的2013年,东华门遗址旁的四川大剧院建筑工地上,一尊重达9吨的石犀横空出世。据专家考证,这尊石犀很可能就是当年李冰制作的五枚镇水石犀之一。
东华门遗址出土的汉代“大富昌”瓦当,就记录下了汉代成都东华门一带,遍布繁华考究的建筑,其精美程度令人啧啧称奇。
公元589年,隋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将他的第四子杨秀封为蜀王,镇守成都。
雄心勃勃的杨秀将成都城的面积增加了将近一倍,并把自己的宫殿建在了原来的郡守府旧址之上。建城自然需要取土,杨秀的取土地渐渐形成了一片湖泊,覆盖了东华门遗址的大片区域。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片湖泊也渐成成都一景,并被命名为“摩诃池”(即梵语里的“池广大有龙”)。
今天的摩诃池公园
摩诃池被称为成都版的“西湖”。唐代,李白在成都写下了《登锦城散花楼》,记录下了摩诃池畔的胜景。南宋,摩诃池依然维持了相当的规模,大诗人陆游在成都宦游居住期间,就曾写下了《摩诃池》一诗:“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
摩诃池一共存在了1000多年的时间。公元1371年,朱元璋之子朱椿封蜀王,蜀王府就建在前后蜀的王宫旧址之上,摩诃池被填平大半,成为蜀王宫的一部分;而剩下部分,则在修缮后,收纳进了蜀王府的后花园。
贡院明远楼(清)
明末清初,形制精严、构建瑰丽的蜀王府毁于战火。1665年,清朝在蜀王府的废墟上修建贡院,无数生员举子在此为梦想而奋笔疾书。雍正年间,贡院号舍已达4000多间,到同治四年时,房舍已增至13935间。规模如此庞大的贡院,自然不可能只有一个出入口。在贡院的东边有一道侧门,时人称其为东华门。
传承城市文脉 承载市民记忆
几百年后,东华门不仅成了“一眼千年,移步百年”的城市历史浓缩原点,它还被后世认为是“巴蜀文胆之所在”。
东华门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东华门街18号、成都体育中心所在片区。1987年9月,成都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在东华门开工修建,1991年12月底竣工,从而结束了成都多年无法举办大型田径、足球比赛的历史,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
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风雨,这里依然是成都最核心、最繁华的所在。这里曾是甲A联赛四川全兴队的主场,也是四川球迷喊出“雄起”口号、闻名全国的金牌球市,有无数个大型演唱会大合唱的深刻记忆,更承载了许多成都人的青春回忆。
据悉,东华门遗址公园所在地是天府文化公园的重点片区,也是成都“做优做强中心城区”的关键布局点,汇集了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四川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剧院、成都体育中心等文化地标。
成都大运会将至,考古文化、体育文化、蜀文化在东华门遗址交融,成都博物馆与其共同形成了一个巴蜀历史聚落和天府文化的展示传播中心,成都将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八方来宾,向世界呈现新时代中国的人文风采。
交通指南
地铁路线:
1/4号线至骡马市G口
公交路线:
5路至人民中路二段站
64路至天府广场东站
16路至人民中路一段站
26路至天府广场南站
56路至骡马市站
98路至骡马市站
99路至顺城大街南
138路至天府广场东站
资料来源:成都博物馆、川观新闻、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