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丨读诗中盛景 游人文成都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外交流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今天,让我们从诗歌中出发,在成都街头走一走,探寻这座城市的人文密码,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大街上,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武侯祠,仍保留着三国时期的气息。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浣花溪畔,“诗圣”杜甫故居“茅草屋”原址上重建的杜甫草堂,向世人述说着旧时之事。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
东风路一侧,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的大慈寺,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琴台故径,一尊尊艺术雕塑栩栩如生,演绎着两千年前那场惊天动地又缱绻悱恻的爱情故事。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锦江边,散花楼遥遥伫立,透过阳光,李白诗中的美景仿佛重现。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望江楼旁,薛涛亭外,千株红梅盛绽,唤醒蓉城春意,惊艳古今。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7月30日,在大运村,斯洛文尼亚代表团的羽毛球运动员ALIČ Gregor与志愿者与“小青椒”一起吟诵诗人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后,表示“太优美了!”,虽然现在只能浅显了解古诗的含义,但却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魅力。
凝望成都,诚哉斯言。
从古至今,成都从来都是令人向往的文化胜地。从金沙遗址“飞出”的太阳神鸟,到“三顾频烦天下计”的风云际会,再到“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学高地,在历史中长久积淀的成都气质,不断吸引着文化人群在此聚集。唐朝的李白、王勃、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宋代的黄庭坚、陆游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曾入蜀,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掀起一波又一波文化浪潮,时光深处的文化温度却一直映照着这座城市。在岁月的沉淀中,成都不断更新和丰富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积淀出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
传承 乐观通达的城市精神
大名鼎鼎的立式说唱俑,1963年出土于成都市郫县宋家林一处东汉砖室墓,现存于四川博物院。他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的表情让海内外游客印象深刻。四川博物院专家谢志成指出,四川出土的汉代陶俑有一个共同点,全都面带笑容。
图据四川博物院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枚圆形黄金饰品,灵动传神。其图案镂空,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象征太阳;外层由4只鸟首足相接,呈逆时针飞翔,令人联想到“金乌负日”的美丽传说。
图据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说唱俑、太阳神鸟以及这片土地上的其他文化符号,都是成都城与成都人真实精神气质的写照,其内涵都与坚毅达观、奋斗不息建设幸福家园的追求深深契合——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的“盆底”,四周崇山阻隔,古蜀先民“五丁开山”的传说,至今激励后人;面对水患,先民们不屈服不气馁,建成都江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称天府之国。两汉时期,成都作为蜀郡郡治,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列备五都”,物产丰饶。隋唐时期,成都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商业城市之一,呈现“扬一益二”的盛况;五代时期“天下之富国”的安定繁奢;到了宋代,坊市林立、货通天下,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在成都诞生……
图据青城山都江堰
时光延续,坚毅达观的城市品格流淌千年又历久弥新。从西部内陆腹地走向改革开放前沿,从区域中心城市跨越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迁跃千年,凝聚了古蜀先民智慧与精神的成都城,在新时代展现一派锦绣华章。
融合 以诗意共创“新天地”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盛夏的杜甫草堂绿意盎然,伴着黄桷兰的氤氲香气,一场场孩童诗歌会在此上演。千年诗歌之城,也因此散发出青春昂扬的少年感。
图据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有一种说法,叫“自古诗人皆入蜀”。诗歌文化在成都历史深厚、生机勃勃。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李白的《登锦城散花楼》、黄庭坚的《安乐泉颂》、陆游的《成都行》,那些闪光的诗句滋养着这座城市的诗意氛围。
漫步草堂,青石路边褐色石头上刻着文学家冯至先生的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图据视觉中国
如今的杜甫草堂,不仅是“诗迷”们心中的“朝圣”之地,更是成都独特的精神图腾。自2017年启幕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已连续在杜甫草堂举办了六届,为成都留下了一笔可观的文化财富。“希望能通过这个活动,让诗意在城市肌体中流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平说。
词韵清雅的诗歌,古色古香的川剧……“诗意的栖居”,也带动了文创产业、音乐艺术、数字经济等行业蓬勃发展。箜篌、黑胶唱片,依托成都深厚的诗意底蕴,四川省蜀乐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系列具有古蜀文化底蕴的乐器和外观精致的文创产品。该公司总经理王汉磊说,通过将古蜀音乐文化、四川传统民族音乐和现代文艺潮流创新融合,他们正致力于音乐艺术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新 迸发千年古城新活力
“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在天府文化内涵的阐述中,创新创造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成都的创新因子自古有之,然而,成都却从不止步于此,文化的心脏要强大,文化的脉搏要鲜活,需要大胆用开放来碰撞,用创新来激荡。正是开放与创新,让成都城市文化在不断碰撞交融中更加灵动鲜活、熠熠生辉。
城市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近年来,成都自觉肩负起从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文化名城迈进的时代使命,持续擦亮“三城三都”金字招牌,全面激活文化市场活力,更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文化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成都积攒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作为支撑,也展现出开放和创新的强大自信。文化与经济良性循环,城市传承与更新生生不息,方向明确,未来可期。
以最广阔的土壤包容和滋养文化,同时,文化也在滋润着城市的发展。发挥先天优势,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正深刻影响成都的未来,塑造未来的成都。
欢迎来成都,跟着这些隽永的诗句,在街头走一走,寻找这座城市中诗意盛景,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