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专访苏晓苑:心怀温暖 做自己的光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支画笔,那一道光,当心中满怀温暖的时候,勾勒出形状都是温暖的。”刘涛在微博里分享道。
日前,在江苏卫视、优酷热映的电视剧《做自己的光》已接近尾声。该剧以何欢(刘涛 饰)遇到丈夫出逃、留下巨债、事业受挫、母亲重病等一系列变故,跌入人生谷底展开,讲述了媒体人何欢(刘涛 饰)、白杨(秦海璐 饰)、赵媛媛(柴碧云 饰)等都市年轻人走出人生困局、打破行业困境的励志故事。
一经播出,该剧广获好评。网友评价:“这是一部真正展现职场女性魅力的电视剧,整部剧的大部分都是在刻画工作的内容。”
近日,看度新闻专访了作品编剧苏晓苑,尝试从她的视角再看这部电视剧。
缘起
深入生活寻找故事
“这部剧对我本人而言,意义重大。”苏晓苑说道。
女性群像剧《做自己的光》是苏晓苑继《星辰大海》之后的新作,该剧讲述了何欢(刘涛 饰)、白杨(秦海璐 饰)、赵媛媛(柴碧云 饰)三位女主播在面对媒体改革和生活变故时,不断蜕变成长的故事。
苏晓苑告诉看度新闻记者,这部剧最早的雏形就诞生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剧情也是对自己过往生涯的一次回顾。1996年12月底,苏晓苑进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工作,从热线员、记者、编辑,再到策划、导演等,进入传媒行业已有二十余年。
“当时就想写一写主播们的故事。”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电视台希望将主播们的故事搬上荧屏制成栏目剧,为此苏晓苑开始策划,虽然栏目剧最终没有成型,但人物原型、主播们的点点滴滴早已在她的心里埋下种子。“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或者最重要的体验都是在电视台度过的,这也养成了我后来的价值观,所以我对电视台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对新闻记者这份职业也有着非常特别的情节。”
苏晓苑坦言,创作需要深入生活。“这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是有原型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对应上,有时候我把几个人物原型融合在了一个角色身上。”苏晓苑表示,在人物塑造时,没有刻意去考虑如何让人物更立体更丰满,“这些人物就在我的身边,真实生活当中的人都是立体丰满的,只需要照着他们在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去描摹。”她说道。
白杨(秦海璐 饰)。图片来源:电视剧做自己的光官方微博
2009年,苏晓苑已经设定好了张珂、刘春燕、白杨这三个角色。十年后,苏晓苑再次起笔,白杨这个名字保留了下来,因为在苏晓苑看来,整部剧里最打动她的角色,是秦海璐饰演的白杨。
10多年前,苏晓苑开始构思刻画白杨这个角色。“我最想写的是白杨的那种真实感。像白杨这样的角色或者人物形象,她就在我身边,或是我的朋友,我的同事,甚至是我的闺蜜,所以这个人物原型应该是最早在我心里扎下根的。”
“我在写职场线的时候也是最动情的,因为这就是我亲身经历。”苏晓苑说道。剧中,何欢、白杨、赵媛媛三人在工作中跌跌撞撞却又相互扶持理解,彼此在矛盾间走向了亲密无间。“这条线索同样也反映着我的同事们,好朋友们以及大家正在加入的事业。”
电视剧《做自己的光》拍摄现场
追光
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这些年,苏晓苑先后参与编剧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亲爱的自己》《星辰大海》等女性题材的电视剧,这些剧作中始终传递出一些共同的价值。“不管是过往,还是当下,善良、担当、责任,包括侠义等精神,是我想要共同传达的。”苏晓苑表示,无论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为主的题材,都应该去歌颂一些温暖而明亮的存在。
今日,《做自己的光》将正式收官。有网友评价道:看完这部剧,整个人都变得善良了,也有人表示,太真实了,满满的共情。
“如果观众在看这个剧的时候,能够有一点被温暖到、被鼓励到,对我而言那就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了。”而这,正是苏晓苑创作的初衷。“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当观众产生共情的时候,一定是情感,双方共情的一定是人性。”在苏晓苑看来,正如剧名一样,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可能光亮,也可能微弱,但是它都属于自己的光芒,只要努力去发光发热,就可以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白杨在火场现场报道。图片来源:电视剧做自己的光官方微博
剧中的白杨,自始自终,也在追“光”,她总是义无反顾地奔跑在一线,精神抖擞地出现在镜头里,她追求的是自己的新闻理想。“我觉得像白杨这样的新闻人,比比皆是,有时候又很心疼她,她明明可以让自己更轻松一点,但是她会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断坚持,义无反顾地向前走。”
“她的这份纯粹太干净了,没有一点杂质,所以有时候她会显得有点简单,在工作方式上甚至可能让人有些不能接受。”苏晓苑这样评价道白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苏晓苑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内心深处美好的存在,或者是想要坚持的东西。“我觉得只要找到那点美好,其实就是找到了人物的光。”苏晓苑补充道,“我觉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大家都要保持自己的善良,善良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坚守的底线。”
电视剧《做自己的光》拍摄现场
创作
城市文化浸润写作
蜀中自古多才女,她们才华横溢,在成都书写诗意人生。近年来,随着一批影视剧的热播,由张勇、苏晓苑、杨涛、陈岚、乔兵等为代表的川籍女编剧先后在全国电视界崭露头角,被业界誉为成都编剧界的“五朵金花”。
成都的女编剧为何能脱颖而出?苏晓苑表示,不仅是女编剧,整个成都的编剧队伍人数也特别多,这其中就有不少优秀的编剧人才。谈及原因,苏晓苑笑道:“一方面是源于成都的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编剧人离不开成都这座城市文化的孕育,厚重的历史底蕴使得他们能够沉得住气,静下心创作。另一方面,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它具有包容性,来自各地或者各个流派,甚至是各个地域的人文,都能在成都很好地交融。”
“城市的文化润物细无声。”苏晓苑告诉记者,自己在创作剧本时都是在普通话语境下进行的。“很多导演或者出品方拿到我的剧本阅读时,就会说这是成都编剧写的剧本,或者说是一个四川编剧写的。”苏晓苑对此也深感疑惑,“他们又会对我解释道,剧本里的有些事物,虽然不能具体地捕捉到,但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成都的气息,哪怕只有一个语气词,文化的气息,人文的气息也扑面而来。”
对于《做自己的光》,苏晓苑有些小遗憾。“我没有写出她们平常的生活中的艰辛或者信念,可能只写出了她们的十分之一。”